大臣们当然要给他找个保镖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殷庭都是一个最好的人选。
有他在,这一场仗,他们就充满了信心。
殷帝高坐皇位上目光隐隐带着嘲讽的看了一遍脚下的大臣,他最后盯着站在队伍最末尾的殷庭,似笑非笑道,“皇弟如何看?”
今日这般整齐的请愿让殷庭回到军中的声音,若说殷庭没有暗中做些什么,殷帝能相信才怪。
合着之前装了那么久的纨绔子弟,现在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殷庭坦然躬身道,“微臣是个粗人,没各位大人会说,但微臣觉得各位大人说的在理。微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殷帝似笑非笑的这般看着他良久,看的那些朝臣都有些发毛,才见他轻飘飘的一声准奏。
接下来各方大臣吵了个半天,也没定出来让哪位皇子去前线。
太子党睁着眼睛胡扯,说什么殷崇少年英武,自幼有勇武之名又是兄长,该他上前线,正好历练一下。
殷崇虽然现在被踩的很惨,很不得人心,但现在殷璃倒下了,殷璃的势力天然跟太子党对立,以往也没有少对上,现在没了主子索性成了太子党说啥我反对啥。
太子年幼,正是缺乏历练,倒不如让太子殿下上前线看看民间疾苦历练历练?
殷明以仁善出名,他自小便不在宫中长大,未能自小便有母妃扶持着培植势力,初期相比较于殷崇和殷璃其实是处在弱势地位。
可他有太子之名,天然是正统,背后又有殷帝亲手为他选出东宫幕僚官员,可以说是一手被殷帝扶了上来。
他成为太子的时间不算长,又以仁善出名,对待朝臣相较之下甚至是可以说过分温吞。
手段太温吞,做人太光明磊落就造成了这群本已经该是丧家之犬,失了主子的殷璃势力范围内的朝臣依旧活蹦乱跳,毫无畏惧。
这些人已经没了主子,迟早都会如同猢狲般散去。
殷明虽然温吞,但他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他就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了。
他只是需要时间。
而殷帝对于这些殷璃的人分外包容,未尝不是给殷明留个新手任务的意思。
他坐在龙椅上垂头看着那站在群臣中身处漩涡中心依旧端正平稳,没有半分怒色的少年,心中有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这孩子像他,但又不像他。
三子中,无论是殷璃还是殷崇都多少随了他的心狠手辣,但殷明却一点都没有他的影子,殷明曾被殷崇陷害进了大狱命悬一线,他也曾被殷崇欺辱,他实在有太多的理由去记恨殷崇,有太多理由想要殷崇的性命。
殷明初入宫时总是低着头,他温和有礼,甚至是有些羞怯内向。
他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时便感觉到十分惊讶,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那么干净的眼睛了。
在这宫中生活久了,再干净的人都会被染成各种颜色,他当时是这样想的。
当殷明被殷崇陷害时,他高高在上的冷眼看着,他有些惋惜那双干净的眼睛,但到底是没有伸出援手。宫中人心险恶,吴妃将这孩子养的太干净,这样的人怎么能在宫中生存下去呢?
殷明如同一只独行在荒野中的温软无害的绵羊,四处都是野心勃勃的猎食者。这些尝着腥味便红了眼的野兽,可不会顾惜他的可怜可爱。
殷帝不相信有人吃了这样的大亏还会不长记性,还会有那般干净澄澈的双眸。
但出乎他的意料,殷明吃了这样的大亏却还是双眸澄澈一如既往。
他眼中的天真一点都没有少,甚至在殷瑜下狱时,他还敢站出来不惜触怒他来为殷瑜求情。没人敢做的事情,他做了,没人会做的傻事,他做了。
这孩子眼中依旧黑白分明,他天真又固执的试图去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他的眼中没有害怕更没有恐惧,那满满的都是独属于少年人的朝气,他行走时像极了殷瑜,温柔优雅,风姿翩翩。
他勤学好问,似乎有着永远都不会厌烦的好脾气,面对朝臣的责难和建议都能坦然以对,听取其中好的,而那些明显是带着恶意的建议和责难,他并不会发怒,而是淡淡放过。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帝王心术,这些他从未教过他,他却已经自己学的很好。
他为人处世温吞沉稳,身居高位大权在握,眼底却依旧保留了一线澄澈天真,真是难能可贵。
假以时日,他必然是一位仁德明主。
他长大了,却并非如他所预料的那般变成他的兄弟一般的人。
殷帝低低的笑了一声,看来吴妃的确是比他会养孩子。
看看他亲手教养出来的两个儿子都是什么东西。
殷帝直至散朝时心情都十分不错,但很快一条消息的传来就打破了他的好心情。
玉青媛小产了。
他布下层层防护只差含在嘴里的玉青媛,小产了。
来传话的人是玉
第288章 搞事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