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过堂堂欧拉大神和拉格朗日大神终归也只是解决了限制性三体问题。
      普通情况的三体问题,就是庞加来最早开始给出了成果。
      只是三体问题没有常规的日地月系统那么受重视,因为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会真实存在三体系统。
      庞加来对此最大的贡献其实也有点像上文提到解决五次方程求根的加罗瓦。
      加罗瓦用一整套复杂且先进的群论其实就证明了一件事:五次方程不能用常规方法求根。
      庞加来也是用了一套复杂的微分方程理论证明了一件事:三体问题没有解。
      严格用数学表述应该是没有确定的解析解,但是可以有特定解,这是微分方程的普遍特点。
      看似结果有点扯,整了半天,两个困扰了人类几百年的问题,搞到最后就是没有结果!
      其实这种事在数学史上很常见,关键是人家在证明它没有解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得了的新数学理论。
      后来的费马大定理也是一个道理,虽然费马很讨厌得写下了那句“这里空白太小,我写不下证明过程”,但是后来的三百年间为了证明这个定理,诞生了非常多新的数学方法。
      甚至有人说费马大定理在被证明后,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也就此死掉了。
      总之,现在的三体问题悬赏征稿就简单多了,李谕只需利用庞加来的微分方程去求解。
      这很像当年自己上大学时候的作业。
      微分方程他很熟,三体问题由于后来的大火,也很熟。
      其实在他曾经生活的那个世界里,庞加来纯用手算就尝试计算过三体问题的解,不过真的很难。
      他也说过:“这些解太乱,以至于我无法画出来他们的样子。”
      的确啊,计算是个很费功夫的事情,一般数学大神们都是只给出思路,并不会真的动手去算。
      不过既然这次是问题悬赏,如果可以解出来几个解,自然是最好的。
      李谕就可以做到!
      因为计算虽然复杂,但是他有计算器!
      况且后世人们的的确确已经算出了许多特定解,他也是知道的。
      但即便如此,写这封回信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微分方程的解题难度依然很大,可能很多人对“微分方程”没有什么概念,因为大家平时学数学感觉解方程一点都不困难,甚至高考数学里方程都不是重要的难点。
      其实是因为真正的微分方程太难了!
      这么说吧,千禧年七大数学问题中的两个,就是偏微分方程。
      韦神韦东奕,他研究的就是微分方程中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关于流体力学的。有实力的大老可以移步去看看,我是一个字都看不懂。
      反正只需要知道偏微分方程的两点,第一很难,第二没有一般解法,只能暴力求解。
      只是庞加来的时代难以暴力求解,因为手算太不暴力。
      李谕可以利用限定条件然后使用计算器算出几个解,其实就完美回答了悬赏问题。
      只不过实在是一点儿轰动性都没有。
      好在瑞典挪威国王悬赏的问题后面多提了一嘴太阳地球月亮系统。本来应该只是个附加的问题,不过此问题的结果是非常恐怖的。
      因为答桉他知道:太阳系以后肯定会乱!
      毕竟三体问题本身的结果就是会非常非常乱。
      咳咳!大家也不用担心哈!
      这个乱的时间不好说,几亿年到几十亿年不等,也可能太阳爆炸都不乱。完全不用担心地球灭亡的时候银行卡里的钱没有花光。
      李谕同样可以给定初始条件后笼统地算一下,也不可能太精确,但这个太阳系会乱的结论就足够震惊世界。
      不过后续他要花好长时间来写点东西。
      毕竟以上种种都涉及到了一个比较庞大也比较出名的数学理论:混沌。
      敲开混沌理论大门的正是庞加来,只不过庞加来实在不愿意计算太多解,所以他虽然已经窥探到了混沌的一角,可惜没有迈进去。
      好在李谕的计算器就具有一定的暴力了,起码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混沌理论是个不得了的东西。李谕顿时感觉自己这段时间有事做了,不过还是需要先搞定三体问题的几个特解,然后再考虑其他,短时间也不可能做出来多少成果。
      李谕回到宅院,准备明天去多买点稿纸,如果能买到铅笔和钢笔就更好。

第八十八章 混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