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日子一直很无聊,不仅因为古代没有电,没有网,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平板,更因为南乔现在只是一个没有独立行走权的婴儿,除了乖乖睡觉,到哪都是被人抱着,一大群人围着,不仅不能和别人说话沟通,能外出的范围还就在这院里院外的几亩地,这日子对一个二十几岁的女青年来说太难熬了。
南乔现在的日子,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躺躺躺之外,就是看美人母亲的脸陶醉心情。
因为镇国公府规矩严格,所以在南乔身边侍候的这一大群仆人里,没有谁敢说闲话的,只有每天待在镇国公夫人屋子里玩的那一会,南乔才能听见母亲和丫鬟嬷嬷的闲谈了。
今天南乔早上起来,被清丽可人的小姐姐喂过辅食之后,就短暂告别她还在睡觉的小哥哥,被裹得严严实实的送到了镇国公夫人的婉荷院中。
和往常一样,镇国公夫人见南乔过来,把南乔抱在怀里逗弄了她一会儿后,就把南乔放到一旁的软榻上,给她几个镇国公特意准备的小玩意儿,让两个小丫头在一旁看着南乔,之后就坐到一旁的书桌上,和书琴以及另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头发发白的老嬷嬷一起处理府中事物了。
也是看镇国公夫人干了这么多天以后,南乔才明白,原来古代的高门大妇并不好做。仅仅是一个镇国公府,她们府里的人还算少的,就这样,也有大大小小七八个主子,侍候的奴仆更是有一百多人。
这么多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家生子,有从外面人牙子那买来的奴仆,这些人平时的月银,平日发放的衣物,每一天的吃喝用度,都要由各自负责的小管事整理后交给书琴,由书琴整理后再交给镇国公夫人过目。
除了这些每天都要做的繁琐的小事,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也总有一些摩擦,有一些小摩擦虽然用不着镇国公夫人出面,但是下面的人还是会报上来让镇国公夫人知道。
平时里就已经这么忙了,一旦要开什么宴会,或者逢年过节的,那就更忙了。
有时镇国公都把一天的公事处理完了,镇国公夫人还在忙。
想到这里,南乔就有些心疼她的大美人娘亲,但与此同时,镇国公夫人每天忙着处理镇国公府的各种大小事务的时候,也是南乔每天无聊生活的一些慰藉。
这并不是幸灾乐祸,南乔可太心疼她的大美人娘亲了,南乔高兴只是因为每到这时,镇国公夫人都会和书琴以及宋嬷嬷她们聊一些府中的事务,南乔也能凑在旁边听一会儿八卦,娱乐一下平淡无奇的生活。
这时又到了每日一次的听八卦时间,南乔在软榻上假装在玩着书琴给她打的小络子,实际上悄悄的把耳朵竖起来,听着宋嬷嬷给她娘八卦,呸,是汇报一些府中的大小事务。
“福寿堂住着的那位今日一大早就带着一群人出门了。”
福寿堂住着的是镇国公府老夫人张氏,听到她的事情,镇国公夫人的低头处理手中的事情,“她要出门就出,又不是什么稀奇事。”
反正一个继室也在她面前摆不起婆婆的款,张氏也一直很识趣的没有仗着婆婆的身份给她们两夫妻添堵,镇国公夫人对那边的态度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两房互不干涉就好。此时姜禾婉对张氏的八卦提不起半分兴致。
宋妈妈看出了镇国公夫人的不感兴趣,但还是继续说道,“早上开门的小厮说老夫人去的是城西张侍郎府上,而且她带着随行的小厮大多是有些功夫的打手。”
宋嬷嬷跟了她许久了,姜禾婉愿意给她这个面子,没有打断,她勉强提起一点好奇心,“她去看弟弟,带着打手干什么?不是说她们这对姐弟虽不同母,但是关系极好?”
宋嬷嬷勾起嘴角,似乎想笑的样子,但是又强忍着按下去了。
“那位张侍郎家里也是闹出了好大的笑话,据说这几个天他看上了青楼的一个头牌,想要将那位美人纳入府中,结果那青楼的老鸨舍不得,说想要将人领回去就要交三千两的银子,并且要想办法为青楼再找一个貌美的女子。”
宋嬷嬷接着说道,“三千两的白银对张家来说虽然有些牙疼,但也不算是伤筋动骨,可问题就在于还要一个漂亮的美人。”
姜禾婉问道,“张家还真按青楼的要求做了?那张侍郎也太糊涂了吧。”
“是啊,现在谁不说张侍郎是被鬼迷了心窍呢。听说张侍郎当天就把银子送了过去,还同时送了好几个漂亮的小丫头去给那老鸨挑选,但那花楼的老鸨都不同意,说长的不够好看。有人说,这花楼的老鸨就是不愿放人,所以才一直拖着。”
“然后呢,张家一直这么耗着?”
“哪能呢,张侍郎找上门要一个准话,问要怎样才算满意呢?那花楼是有些背景,但是真的要跟朝中三品大员干起来,也是会惹上许多麻烦的。所以
第六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