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死后追封,所谓真相[1/2页]

极品提刑官:王爷,你被捕了 何以为安A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夏瑾派人将信送入宫中,朝廷对赵允文追封,谥号忠肃公,于其故乡境内,赐其封地百里,可世代受荫……
      因赵允文逝世,提刑官一位被空置,朝中大臣都卯足了劲的将自己的亲信朝上面送。
      而在提刑官之位引起纷争的同时,永州方面亦传来消息,提刑副使林邯与太尉高演殚精竭虑,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永州侯的确爱美玉,但并未黑暗执法,仅是曾试图购买诸葛家族手中的一块传家美玉。
      诸葛家族谋逆属实,孙伊雪上谛都鸣冤,不过是因为孙家也参与到了谋逆当中。
      其因恐被永州侯查出,故而诬告永州侯,意图借此混淆视听。
      而作为全案最重要的辅证,在永州侯派出的兵士的协助下,官兵们在孙家地窖里,搜出了伪龙袍,伪国玺,以及大量造反所需之兵器。
      一件疑案,立时被定为了死案!
      然,忠肃公逝世与诸葛一族谋逆在谛都所造成的风浪,余波尚未尽散,谛都城内的坊间孩童却又传唱起一首朗朗上口,极具讽刺意味童谣。
      谛都之南三百里,山高高,皇帝远,一品军侯土皇帝。
      昆山美玉惑其心,先灭诸葛家,再害忠肃公。
      可怜孙家妙人儿,哀哀举家赴黄泉。
      叹那朝廷不知晓,判案贪吏乐开怀~
      ……
      不到百字,内容却令人触目惊心。
      夏瑾所住的锦绣巷便有许多育有孩子的人家。
      虽然大人们听闻后皆禁止自家孩子再唱,影响范围却已被扩大。
      甚至谛都周边的城市,亦出现了这一现象。
      旁人听来或许只当做诸葛家和孙家尚有余孽,故意抹黑朝廷官员,让百姓对朝廷失去信心。
      然而,夏瑾却更愿意相信这首童谣的真实性。
      她始终觉得,赵允文虽有肾病,却不至于到了感染风寒便丢掉性命的地步。
      而且,他曾同自己分析过孙伊雪所持血书以及整体案情,虽说案件水落石出前不该先入为主,但他和赵允文的确更偏向于孙伊雪所言为真。
      ……
      此事闹的很大,朝廷责成谛都府尹处理此事。
      这谛都府尹,便是之前那采取守株待兔之策,以对付山贼的周世宏。
      此人能坐上谛都府尹的位置,几乎靠的溜须拍马,没有几分真本事。
      他竟愚蠢的派出府衙差役上街抓人,被抓的又尽是孩童稚子,仅半天时间便激起民愤民怨。
      见事情闹大,他又将孩童们由监牢转移至府衙内,意图借此表明他没虐待这些被抓孩童。
      然,子女被抓走的家属们并不吃他这套。
      他们汇集成群,于谛都衙门,提刑司,以及皇宫大门外聚集,呼喊“稚子无罪,放人”等口号。
      大部分曾传唱此童谣但尚未被抓的孩童的家长们,担心自家孩子最后也会被抓进去。
      于是,他们也加入到这三批人当中,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一些家属更是请来了亲人充数。
      而对谛都府衙此举不满的局外人士,也参与到为这些稚子孩童的自由而喷走呼号当中。
      参与其中的人越来越多,事情越

第53章 死后追封,所谓真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