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8章 御史中丞的弹劾(2)[1/2页]

极品提刑官:王爷,你被捕了 何以为安A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位二品大员今日之行事风格与往日大相径庭,缘何?
      众人满腹疑窦间,季国忠的声音仍在继续:
      “既如此,案发便当有个先后顺序,五处府邸,其间各有间隔,来往定然耗时,凶手屠尽五门,且在每次作案后点火焚宅,所需时间必不会短,然巡房营竟未作出有效反应。酿此悲剧,令万民心寒!”
      季国忠微有褶皱的面上盈满愤慨,字句铿锵,唾沫横飞,俨然正义的卫士。
      “据臣所知,昨夜巡房营校尉韩啸在宫内当值,巡房营则由都尉汪景司职。发生此等恶事,汪景负有不可推卸的失职之罪,当初举荐汪景担任巡房营都尉的韩丞相……亦当连罪!”
      言毕,他自顾跪地行了个跪拜大礼,力谏皇帝降罪之意。
      季国忠话音在金殿之内久久回荡,帝位上的萧诚朗面沉如水,整个人散发着低压的气息,俨然暴风雨的前奏。
      作为帝王,他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来自臣子的忤逆与逼迫!
      季国忠方才之言,分明是以昨夜之事为引,用所谓的民心民意为武器,意在逼他降罪于丞相韩正熹。
      若能凭此打击甚至搞垮丞相,对太子将极为不利,甚至会影响朝局。
      眼下东清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无论是作为萧逸宸父亲这一身份,还是处于帝王的角度,萧诚朗皆不愿朝局有任何改变。
      可季国忠官拜御史中丞,本就有监察之权,所奏之事亦在权限内,且字句铿锵在理,纵然其怀有旁的目的,他亦不能因此而将其谏言驳回。
      朝堂之上的气氛,因着帝王与满朝文武的沉默而变得诡谲微妙。
      韩正熹不仅是当朝丞相,更是萧逸渊与太子的外公。
      季国忠这般步步紧逼,太子性格温和淡雅,尚能克制。
      然,萧逸渊惯于战场杀伐,身上戾气本就重于常人。
      季国忠的一味的逼迫令他彻底阴沉了脸色,周身散发出的浓郁得犹如实质的森寒煞气。
      纵然大殿之上整整齐齐的立着数百名官员,人气很旺,亦令人觉得阴风阵阵,脊背生寒,如坠冰寒阴冷的阿鼻地狱。
      部分官员不由打了个哆嗦,今年的冬天,似乎较往年冷了太多……
      诡异沉冷的大殿内,萧逸渊同太子对视一眼,太子极轻微的点了下头,他便跨步出列,朝帝位上的萧诚朗弯腰颔首:
      “父皇,儿臣有不同的意见。”
      于公于私,丞相皆不能出事,此时太子不方便说话,便由他来。
      他面容冷峻,音色清冽,整体给人的感觉除去冷和危险,再无其它。
      “说来听听。”
      萧诚朗面色微缓,语气颇为温和,显然欲通过此举警示下面的官员,勿要盲从于季国忠。
      同时兼具帝王与父亲两种身份,萧诚朗既疼爱他的几个儿子,亦对他们有些微的防备。
      萧逸宸乃他择选出,入主东宫的储君,勿需再做什么,东清的帝王宝座日后便会由他来坐。
    &nbs

第158章 御史中丞的弹劾(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