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令萧诚朗感到疑惑的是,澧州知州乃誉王嫡子萧逸桓,也便是他的侄儿。
对这个侄儿,萧诚朗颇具信心,不认为他会任由澧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事实却是萧逸桓至今仍未就澧州之灾情,上书陈情。
萧诚朗不相信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自小受誉王夫妇敦敦教诲的萧逸桓会摒弃初心,成为贪官恶吏!
一番思索,萧诚朗怀疑澧州之事恐有隐情,只得暂时压下心中疑虑,让陈雍唤夏瑾入内。
不多时,夏瑾跟于陈雍身后,踏进御书房。
念及帝王此前在海棠宫内所言,她若再行跪拜礼,便要收回赐予她的免死金牌,夏瑾仅是躬身问安,而后将她的怀疑与打算尽皆禀于宽大桌案后的萧诚朗。
萧诚朗因夏瑾所禀之事而沉了脸色,自己的儿子谋逆,欲弑兄杀父,朝臣却还参与其中,怎不叫他气愤。
本以为一切已结束,夏瑾却再次发现有参与其中,且尚未被治罪的朝臣。
若非知晓夏瑾对仕途无意,萧诚朗甚至会怀疑她欲借此排除异己。
他以手抚额,语气中隐隐透着疲惫:
“朕不欲理会你用何法验证,仅要求一点,在最短时间内查清真相,禀告于朕。”
夏瑾领命退去。
出宫途中,夏瑾意外与沈安婷正面相遇。
距离上回在天影宫参加宫宴之时,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已近半年。
夏瑾深知沈安婷绝非好相与之人,看着她身着翰林编修官服,笑意盈盈,朝自己款款而来,夏瑾心中不由严阵以待。
“夏提刑,数月不见,如今你已由一介布衣变为炙手可热的正四品提点刑狱公事,当真是可喜可贺,呵呵……说了这么多,不知夏提刑可还记得我是何人?”
沈安婷说着听上去颇为怪异的赞赏之言,面上笑意极为浓烈,眼底却无半点和善暖意。
来者不善!
夏瑾心间浮上这四个大字。
“沈编修如此优秀之人,夏瑾怎会忘记?”
优秀得只会秀!
“夏提刑如此赞誉,倒是令安婷愧不敢当了。”
言至此,沈安婷话锋陡然一转:
“此番霖王之乱,翰林院负责将其编纂入东清史集,首要负责人正是我,然眼下翰林院所掌握之资料极少,皇上便命我等臣子自行收集并查验,我听闻夏提刑对此案了解甚多,若您能援手相助,安婷不胜感激。”
说这话时,沈安婷的态度比之方才,诚恳不少。
夏瑾本不欲参与其中,然翰林院搜集的资料里许会有同林邯相关的。
若能掌握,对她接下来要办的案子许有助益。
终归青天白日,翰林院又乃人员众多之地,沈安婷当闹不出什么幺蛾子来。
一番衡量,夏瑾点头应下。
随着沈安婷一道在宫中七拐八绕走了许久,方才通过翰林院后门进入里面。
然,看着眼前写有“藏书阁”三个大字,且阁楼外并无侍卫看守的院子,夏瑾心头一跳,登时警惕起来。
“沈编修,若无圣命,任何人不
第184章 沈安婷出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