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将作坊。
原本的将作坊在四明山上,但是因铁料运送困难。在攻陷眉州后,李信便将作坊就移到了眉州城中。经历三年战乱,眉州的民众早已经去了一半。如此,倒也不用担心扰民的事。也算是一个不是好处的好处。
将作坊虽然在乞活军的众多机构中不是最显眼的一个,但是却是李信最重视的一个。战争,尤其是汉人的战争,打的就是两个字,后勤。农耕民族的特性,让他们不能像游牧民族那样逐水草而居。于是,治理两个字,自然也就提上了案头。
将作坊,在眉州城内,与疗养院正好各占一个边角。因大赵太祖皇帝削武将职权,所以军中士卒的武器自然也有军器监统一制造,于是大赵境内各个军州的将作坊实际上也就只能做修修补补的工作。
李信入主眉州之后,打算将乞活军的将作坊移到此处,但是见眉州的军器监实在是太小。索性将五州的匠户尽数调来,又在眉州城内划了一片地作为将作司的地盘。
如今的将作司占地一百余亩,工匠八百余。设有纸甲局,火器局,横刀局等八个作坊。李信最看重的自然是火器局,但是火器局里面就有八个匠人,以前还他娘是做烟花的。心里的热情下去之后,对于这个李信也不多做希望了,每年砸点银子进去,总归有开花结果的时候。
绕过一条巷道,就看见前方一片通红,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着一股热浪迎面而来。
靠近将作坊的百姓早已经被都督府迁到了别处,虽然百姓有点怨言,但是民不跟官斗,胳膊拧不过大腿不是。也就只有咬咬牙认了,更何况乞活军对他们也是有所补偿。也没有想要沾点便宜的刁滑小民,毕竟眉州城里的血腥味才刚刚散去不久。
守卫这将作坊的乞活军士卒看见李信走来,顿时单膝跪地行了个军礼。李信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站起来。走进将作坊,顿时就能感到一股暖意袭来,到处都是忙得热火朝天。
赵彦听着有人禀告说李信来了,立时从工坊里迎了出来。和当时那个黝黑的干瘦老头不同,如今的赵彦满面红光,已经是将作司主事的他,一举一动间也多了几分自信。
走到李信身前,赵彦双膝跪倒,道:“小老儿赵彦参见大都督。”虽然李信早就有言无需跪礼,但是在大赵境内工匠乃是贱役,赵彦早就跪习惯了,如今即使是想改也改不过来了。
将赵彦双手扶起,李信开口问道:“如今的纸甲已经生产了多少?”赵彦站起来,听到了李信的问话。说到了自己擅长的范围,赵彦脸上的局促少了不少。细细的想了一会儿,赵彦回答道:“回都督的话,纸甲已经制作了两千余副,算上四明山上的剩余共有四千余副。”
听
第93章 075 工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