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内阁,日后的利弊如何,李信自然是清楚。
不消三五代,阁权必定全部会强过君权。毕竟,和一路磨砺从底层之中拼杀出来的首相相比,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君王,终究还是处于劣势之中的。不过,这倒是与李信无关了。
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他们本身能力够强的话,自然是能够从内阁之中夺回一部分权柄。如果己身实力不够的话,那还不如将权柄交付到内阁之中呢!
至于权臣篡位,那也得他们有那个魄力呀?
所谓文人造反,十年不成。但凡文人,必都是爱惜羽毛之人,像是王莽那般的书生,终究还是少数。况且,李信交出去的也只是治权,事权依旧还是在君王手中。
而且,最重要的军权仍旧是在君王手中,倒也是不惧怕权相一流的出现。
更何况,从阴私的角度而言,君王深受万民仰望之尊,自然也当承受万民的怨望。设立内阁,大政出于宰相。这怨望吗?自然也是归属于宰相。有了这么个靶子在前吸引火力,君王需要承担的东西自然也就是少得多。若是大政出了问题,君王也可以罢黜宰相,促使民怨与己不染。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敬畏来自于神秘。只要君王不显,这敬畏自然也就是立出来了。就好比日本欲建立政教合一的皇朝一般,视天皇为神圣。李信想要做的,虽然没有那么的狂妄,但是也算不上什么谦逊。
轻轻的敲了敲木案,李信看了一眼殿中的一众臣子,心中思索着接下来的人员任命。却见一个獐头鼠目,形容猥琐的小官自后列走出,撩开衣袍,双膝跪地,朗声道:“吾主李信自起兵以来,战无不克,攻无不胜。即至如今,万民尊崇。臣以为,吾主当上顺天时,下应民意,晋王位!”
说着,就狠狠的磕了下去。额头肉眼可见的多了一抹青紫,显然是用力至极。
话语之后,便是一阵寂静。
殿中群臣看着后面跪着的那个小官,无不是神色复杂至极。“却是未曾想,让他一个无名的小官占了先机。”
古往今来,凡是起兵造反之人,无不是讲究一个名正言顺。以示自己的这个王位不是争抢到的,而是顺应天命人心名正言顺的得到的。所以,这个名头,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李信自从起兵以来,就是以着乞活军作为称号。这在起事之初的时候还倒是可以,为防龙气反噬,故而不直接举起叛旗。虽然是举兵造反,从性质而言只是一场民乱。
毕竟,乞活,乞活,就其本意而言,不就是求的一条活路的意思吗?这也是李信与一般的起义军不同的所在,若是换了别的起义军,有李信如今的成就恨不得天王地王的叫上一圈。唯恐是不霸气,唯恐是别人不知道自己。
占下的地盘放在地图上还没有针眼大呢,就一大摞的头衔已经缀到了头上。什么文武大圣昭德文盛睿皇帝,又或者什么神武昭
第282章 042 顺天应人而登王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