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一众定远军士卒入城之后,李信便拉着定远军的一众将校去了白虎节堂。如今突然多出了六千人马,其中还包括了两千骑兵,对于李信制定的计划有着很大填充。所以,原本制定的作战计划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其实,也不是不合时宜。李信制定的那个计划在大夏处于劣势之时,乃是一个极好的方法。可是在如今平白多了六千兵马之后,李信制定的那个计划就已经未免显得有些保守了。所以,李信需要重新制定一下作战计划。
说来也是可笑,李信制定作战计划基本上都是按照最恶劣的标准来的。基本上都会处于最差的环境之中,虽然说这样有些毛病,但是也总好过纸上谈兵,或是一群不知战阵为何物的书生一拍脑门,灵光一闪出来的产物吧!毕竟,他们这里可是低魔低武的世界来着,在低魔低武的世界之中,集众永远比单干更有优势。
……
六千定远军入城,自然又是一番鸡飞狗跳。潼关关城里面的居民小心谨慎的望着突如其来的黑色骑兵,眼神之中满是戒惧与好奇。眼前这一支军队虽然说没有大肆的劫掠,但是凭着他们的那一身杀气与煞气自然也是令人畏惧。所以,此时此刻,他们都在观望。
与着大兴、秦州一类的府城或是都城不同,潼关仅仅是一个镇军州,这城中自然是没有什么世家大阀,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几家不得人心的胥吏士绅罢了。所以,潼关城里的居民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士兵自然也没有什么抗拒感。
说来也是靠了太祖皇帝的更戍法,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也就罢了,还使各处兵马轮戍。如此一来,虽然使得将领收不了士卒之心,但是也使得士卒彻底的成了拿钱办事的粮子。大军压境之时,他们的作战热情说不定还比不上草草练就的团练兵。只是,话又说回来,大赵如今的兵制却也是最适合他们的了。
有赵一朝,因为担心武将弄权,所以一直都不敢让兵为将有。最好的办法自然也就是朝廷用钱粮将他们喂饱了,只要朝廷将他们喂饱了。自然也就无须担心一群丘八起来造反了。只是,这一点确实会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士兵本身的作战意志其实不高。也不是不高,而是他们的战意是跟钱粮挂钩的。
不过,要不是这样的话,李信的大夏军也不会一路冲杀,所向披靡了。毕竟,有一句话说的对,有恒产者有恒心,李信手下的士卒之所以如此用命,也是李信发下的爵田之赏。可以说,李信用士卒对于田地的向往与热情激发了他们的作战意志。至于土地怎么兑现,说来也简单,毕竟,天下可是大得很呢?定远军刚刚攻伐下来的河湟一地,便是地广人稀,别的不说,安排个十万的士卒还是相当足够的。
就算是河湟不够,凉州以西,但是青海
第379章 083 遐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