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气格外的明朗,在阳光照进锦州城的时候,在地道口的位置,还有许多没有掩埋的尸体,有明军的,也有清军的,清军的居多,但明军的也不少。
清军虽然中了明军的埋伏,但此时的清军的战斗力那可是数一数二的,要不是明军人数众多,有提前埋伏,能不能战胜清军也是不可估量的,不是吹清军厉害,而是在这个时刻,清军的战斗力是它的巅峰时刻,不然哪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传奇。
明朝镇守整个辽东的也就十万人,还是一轮又一轮的新兵,大部分关宁铁骑都战死了,现在驻守锦州的军队有七万人,驻守宁远的也就三万人左右,由于宁远兵力有限,只要能把锦州拿下,基本上宁远也就是囊中之物了。
经过这次战斗,也就是地道战,清军损失超过四千人,大将岳托战死,虽然明军处处占进先机,但由于自身战力有限,自身损失竟然高达五千人,由此可见,明军的战斗力不可往日而语。
洪承畴看着手中统计的伤亡数字,也沉默了,自己的任何部署都没有问题,只是明军战斗力下降得太厉害了,而且自己身为一个调来的总督,除了自己亲自带来的人员,其他人或多或少对他都有点意见,他自己一直在努力平衡辽东势力的平衡,很显然,收效不大。
为了此次大胜,他不仅仅将储备的冻肉拿了出来,还配有大米饭吃,将士们都多久没有见过荤腥了,因为这,好多人反而生了病,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好歹是胜利了,尽管是小胜,但好歹保住了锦州。
此时的皇太极中军大帐内,皇太极大发雷霆,暴怒道:“你们都是猪脑子吗?朕让你们倍加小心,你们做了什么,明知道有埋伏,还硬着头皮要上,还让朕损失了岳托这位名将,你们全都该死,尤其是鳌拜和遏必隆,给朕拖出去砍了他们。”
其实,皇太极自己啥都没有说,不过打了如此败仗,他总得找个借口出出气,其他诸位将军也配合挺配合他。
多尔衮道:“请皇上刀下留人,鳌拜和遏必隆在以往进攻明狗的战斗中,英勇战斗,功勋卓著,尽管此次失利,只不过是明军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岳托将军不听劝告,轻易冒进,实在不是两位将军的过错,两位将军尽管有错,但罪不至死呀。”
其实,皇太极内心里也挺看好鳌拜和遏必隆的,大怒杀人也不过是装装样子,如果不惩处,其他人也会有样学样,都在战场畏畏缩缩,如果都是这样,那么他该如何治军了。
皇太极仍然怒气未消,不肯发话。
代善急忙说道:“还请范大人给鳌拜和遏必隆将军求求情,我等感激不尽。”
范文程一下子感觉自己又行了,一帮**,不是觉得自己很吊吗,平时看不起自己吗?他喵的,这个时候想起自己来了,不过他也看出来了,皇太极根本就不想杀鳌拜和遏必隆,只是想要个好一点的台阶下呀。
他也就顺势而为,说道:“鳌拜和遏必隆身为将军,全力救助岳托将军是作为属下的职责,全然不顾岳托将军的生命,只顾逃生,罪当问斩。”
其他将军一听不乐意了,这个汉狗真把自己当东西了,还真觉得自己出息了,还动不动要斩我们的满人的将军。
“但是,现在两军交战之际,不可擅杀大将,此乃兵家大忌也,如果擅杀大将,不仅仅会使亲者痛仇者快,也就是让洪承畴和大明高兴,我们肯定不能让他们得逞,再者也会让我们的将士寒心,虽然不会明说,也会在心里留下皇上寡恩的想法,这也是不可以的,我们大清的皇上是千古一帝,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想想大明的崇祯皇帝,袁崇焕袁总督为了大明出生入死,不过是皇上稍微弄了个离间计,他就猜疑心作祟,甚至将袁崇焕将军凌迟处死,我们大清决不能学大明,我们大清的皇上也远胜于大明的皇上。”
皇太极被范文程这么一夸,感觉自己特别牛逼,甚至觉得自己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更加牛逼,怪不得皇上身边总有小人,你看这拍马屁的手法,谁不爱听呀,感觉皇帝养着小人,就是为了听好听话的。
皇太极看范文程把自己都捧的这么高了,自然很开心,但鳌拜和遏必隆毕竟犯了逃跑的罪,不救长官的罪,如果不惩处,那可就不行,可能会带坏军队的风气,想了想,有了。
“鳌拜、遏必隆,你们可认罪。”
“末将认罪。”
“若不是诸位将军和范大人为你们求情,还有你们往日的功劳,朕就砍了你们,反正脑袋长你们身上命令都不听,还有什么用?”
“鳌拜、遏必隆,你们虽然罪孽深重,但朕可以免你们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去养马场养马吧,要是连马都养不好,朕也砍了你们。”
“末将遵旨,一定在养马场养好马,不让皇上失望。”
处理完了鳌拜和遏必隆的事情,也还有军事失败的事情。
“多尔衮,此次我军的伤亡情况怎么样呀?”
“启奏皇上,我军入城者达五千人,归者不足三百人,损失甚大,好久都没有伤亡这么大了,再加上强攻的损失,我军阵亡者超过六千人,伤者两千人。”
“多尔衮,你自己说你该不该死。”
“
第48章 祖泽洪被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