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花谢花开,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凤翎城里一片宁静,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百姓都安居乐业。
突然有一天,凤翎城里的宁静被打破了。
繁华的凤翎城里涌入了一批难民。
原本街上只是多了一个两个乞丐,谁都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世界上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贫富差距。总有一些人因为这种或那种原因走入低谷。即使是繁荣富强如玄凤,也免不了有野民流氓的存在。
渐渐地,人们就感觉事情不太对了。
城里的难民越来越多,随处可见,已经严重影响了凤翎城原本的生产生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景云基在朝堂上勃然大怒。
底下的文武百官各个屏息低头,谁都不说话,生怕吸引了盛怒之下的景云基的注意,把火烧到自己身上来。
景云基看着朝堂之下一个个低头不语的官员,心头的火气烧得更旺盛了。
“微臣愿去彻查此事,请陛下恩准。”
沉寂一片的大殿上突然响起一声清冽的嗓音,众人纷纷扭头看过去,想看看是谁做了这个“出头鸟”。
一个俊秀的青年身穿官服,长身玉立,脊背挺得如同坚韧不拔的翠竹一般。
那人竟是今年的新科榜眼严玉轩。
严玉轩出身贫苦,但是他的爹娘一直十分看中严玉轩的学业,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供严玉轩读书。好在严玉轩是个争气的孩子,不负众望考中了榜眼。
严玉轩是他们那个村子,甚至是那个县城里第一个中了举的秀才。
严玉轩从小就志向远大,立志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从官几个月以来,严玉轩一直兢兢业业,上面交给他的差事都办得很出色。
褚元白回头看看严玉轩,对他甚是钦佩,觉得此人一定是个君子,心中有意与他结交。
“臣以为,此次难民涌入,定是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只有无法维持生计的时候,人们才会迫不得已地背井离乡,恐怕是某个地方出现了什么天灾。”
景云基见有人站了出来,心中的怒气也稍微降下来了点。
听了严玉轩的话,景云基深表赞同。
他不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昏君。
“既如此,朕就封你为钦差大臣彻查此事,如有官员欺上瞒下,置百姓安危于不顾,你可先斩后奏。”
此时,景云基对严玉轩甚是满意。
“外患解决了,内忧也该考虑考虑了。如今凤翎城内涌入了这么多难民,始终是件祸事。诸位爱卿,哪个愿意安排城内的难民?”
这些个官场的老油条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肯站出来。
这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弄不好激起了民怨,上边还会怪罪下来。
“微臣愿为陛下尽绵薄之力。”
褚元白站了出来。
进入官场之前,褚??曾对褚元白说过,当官是为江山社稷,亦是为黎民百姓。如今苍生有难,褚元白岂能置身事外。
“好。我玄凤王朝有褚爱卿和严爱卿这样的栋梁之材,是在是我朝的一大幸事。”
“多谢陛下夸奖
第24章 难民(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