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还鲁莽的把这种念头暗中付诸了行动。
\t但是,他终于没有斗过一直更偏爱文弱哥哥的母亲郑太后。
\t当然了,更大的原因,可能还是他们的母亲郑太后不愿意看他们兄弟手足相残。
\t最后,他终于被自己的皇帝哥哥寻了一个借口,远远的打发到了洛城。
\t好在洛城虽然远离皇城,但也城池阔达,物产富饶,景物秀美。
\t元王做了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洛城王,倒也富贵尊荣无比。
\t随着年纪的渐长,锦衣玉食之中斗志逐渐消磨的元王,偶尔还开始感激起皇帝哥哥对他年少时鲁莽之举的宽宥之情。
\t令他不能忍受的却是,时隔多年,他都已经准备和西秦朝廷握手言和了。
\t自己的皇帝哥哥竟又不动声色的,毫不客气的对他举起了屠刀。
\t元王越想越气,心中,对他那位皇帝哥哥的些许感念之情顿时便彻底的荡然无存了。
\t瞬间,他便暗暗在心中做了一个可怕的决定。
\t“既然你做哥哥的不仁,就休怪我做弟弟的不义了!”
\t“我元王就是死,也定然要拉着西秦的江山做个垫背!”
\t就在元王怒气冲天,焦躁抓狂的时候,城头?望的暗客又报进城外已经开始爆发大战的消息。
\t听到消息的元王只能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令人赶紧召回罗大宏,商议对策。
\t元王倒不是没把简渊这个皇侄放在眼里,而是因为城外这场战争,实在是太过于实力悬殊了。
\t所以,他想征询一下罗大宏,郢都的守军到底是打开城门,和城外的援军共存亡?
\t还是弃这场明知道结局的战争于不顾,赶紧先行撤往梁城?
\t在城外震天的喊杀声中,一向阴阳怪气的罗大宏却给了元王一个建议:不妨继续观望。
\t元王明白这个心机比自己更阴沉的阉人将军话里表面上的意思。
\t反正寒弋暂时也顾不上郢都城池,哪怕城外的西秦援军只有一万人,清理起来,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t何况二皇子殿下率领的援军,好歹也有五六万人。
\t如果在并没有确定援军失败的情况下,就弃城而去,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t战场之上的变数是诡异的,尤其是,此次率军驰援的,还是新近战功赫赫,威慑海内外的二皇子殿下。
\t而郢都此刻,选择观望无疑是讨便宜最划算的。
\t暂时不出城呼应,可以借口郢都已经兵力衰竭,实在是无可战之兵。
\t暂时不撤退,就表明郢都还在勇敢坚守。
\t倘若城外援兵彻底的失败了,还没有被打破的郢都城池完全可以阻挡住寒弋大军,让他们再从容撤往梁城。
\t至于郢都成的百姓和那些伤残兵士们,将来把罪过推到守备郑之瑶身上就行了。
\t但最真实的归根结底,罗大宏这个听起来中肯而又正确的建议,只是在表达一个意思。
\t元王殿下,梁城,您还是不要随便去的好。
\t阉人果然都是善窥人心,心思缜密的。
\t虽然他们总是心性不定,成事不足,但这次,阉人
第三十九章 可怕的决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