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你们二人与我一人比试就算胜了也是胜之不武,要是输了可就又得颜面尽失!”张守礼连忙顺着李少游的话下杆子。
“那不知兄台有何见解?”张永与王凌两人见李少游一副出尘气质宛若谪仙,到也不敢轻视,但又不愿意放弃与张守礼的比试。
“不如这样,你我四人每人写下一首诗,取其中最优者胜!”
此言一出,张永与王凌两人变得有些踌躇,两人虽从未听闻过诗坛中有李少游这么一号人物,但见他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不由忐忑起来。
“我二人需要商量一下!”张永说着与王凌走着窗边,低声商讨起来。
而张守礼也是被李少游的话语一惊,虽说李少游今日一句“道德根源天地人”,确实精妙。但作对子又与写诗还是大有不同,不知根底的情况下张守礼也不免开始忐忑,在李少游的耳边低声问道。
“不知道兄心中有多少把握!这张、王二人虽然心气不大,但确实有些才华!”
“放心吧!我心中自有考量!只看这二人敢不敢接下这场比试了!”
而另一边,张永王凌两人讨论一番后,最终还是决定接下比试。
这场比试的规则是,四人在半炷香的时间内写下一首诗,并找一位德高望重的雅士挑选一件事物作为主题。
事到如今,四人的比试已经成为场中的焦点,一位老儒被推选出来作为出题人。
“今日是为了纪念先人而举办的宴席,不如我们便以怀念为题!你们四人觉得如何?”老儒沉思片刻,看着面前的四人说道。
“没问题!”
“可!”
四人且是表示可以,侍女端上纸笔黑墨,点上香烛用以计时。
李少游接过笔墨,脑中回想起有关于怀念的诗句,想了片刻选了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
笔墨在白纸上成型,李少游停笔望向窗外,看着盈盈的月光倒是忽的也有几分想念起现世的朋友。
半炷香的时间还未过去小半,众人见李少游已经停下手中的笔,不由好奇这位有着出尘之气的俊公子是放弃了还是已经作完了一首诗篇。
好奇心的驱使下,众人朝着李少游靠近,见了这首七绝便是一见倾心,先是看了前两句就不由低呐出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此诗的前两句乃是写了江南秋景,说清了诗句中的背景,颇有美感。
看到后两句时众人不由低笑出声,这尾联借助了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用以调笑友人远在扬州,当此秋深之际在教哪位美人**取乐呢!
“好诗!好诗!此诗意境优美,情趣盎然!没想到公子有如
第十九章比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