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这么一提醒,赵氏顿时想起,姑娘嫁出去了,但一屋子的亲戚却还没走。
她顿时转身,又进了堂屋,与那些亲戚寒暄了两句,便开始张罗晚饭。
此时天色已晚,家近的亲戚已经走了,但那些路远的,则要再在这边住上一晚。
大姐就这么嫁出去了,虽说嫁的风风光光的,可豆花的心里,还是感觉怅然若失。
从今往后,再也不能每天早上起来,就看见大姐温柔的笑脸了。
难怪娘会伤感,就连她,也不免跟着伤感了起来。
家里还有不少事儿要张罗,也就没那个心思再去伤感了。赵氏又带着豆花和豆苗姐妹两个,忙活到了入夜,这才上床睡了。
次日吃完早饭,家里的亲戚都纷纷告辞走了。
春子也带着福宝儿回了城里,铺子里还得她看着,只留谢远山一个人在那边忙活不过来。
果子却还没走,而且没有丝毫要走的架势。
赵氏不喜她,见只剩下她一个人,便问道:“他大姑,你啥时候回去?”
“我寻思着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就多住些日子。”果子笑着回答。
赵氏微微抿唇,笑了笑,没再说话,又忙活别的去了。
但她心里却暗暗在想,啥叫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她可不是隔三差五地就过来打秋风?
这边有好吃的好喝的,果子来了,自然就不想走了。
赵氏也没再搭理她,她不走就不走吧,反正他们在这边也住不上几天,等到豆子回门以后,就会回去城里。
且说接亲的队伍离了刘家庄,浩浩荡荡地进了大杨树屯,又停在了赵家老宅门口。
这座宅子还是当年赵思远的父亲请人盖的,到现在都二十多年了,早已破败不堪。只因为父母过世以后,赵思远一直都在城里读书,住在那边,所以对这宅子,也就不怎么上心了。
如今他娶亲,自然要在老家这边举办昏礼,于是,这才找人帮忙,把这宅子好好修缮了一番。但即便这样,房子看上去还是不怎么光鲜。
豆子一直坐在花轿里面,紧张的手心里全都是汗。
她很想看看外面是啥样的情形,可她又牢牢记住的赵氏的嘱咐,让她千万都不要掀开盖头。
于是,她便只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脚下那一小块地方。
喜娘站在花轿外头,过了会儿,小声提醒了豆子一句:“快要下轿了。”
她这话才说完,豆子便听到外面有人高声喊道:“新郎踢轿门。”
豆子只感觉自己的心紧张的砰砰直跳。
紧接着,她只瞧见轿帘微微晃动了一下,又听外面那人大声道:“新娘下轿!”
轿子被前倾,喜娘赶忙上前,扶着豆子走下了花轿。
“前面要过火盆和马鞍,到时候我会提点你的,你别紧张。”喜娘在豆子耳边,低声说道。
豆子默不作声,心里却踏实了不少。
她这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但却知道进门之前要跨过火盆和马鞍。刚刚还在担心,蒙着盖头啥都瞧不见,她该怎么过去?喜娘这么一说,她心里便有底了。
果不其然,又往前走了几步,喜娘突然拉住了她,低声说道:“前面是火盆了,一大步跨过去。”
豆子闻言,立刻迈开步子,一个大步跨了过去。
“新娘过火盆,红红火火!”旁边有人唱和。
过马鞍也是一样,豆子轻轻松松地跨了过去。随后,便跟随着喜娘,被她带到了院子里。
院子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大大的八仙桌,八仙桌上放着花生红枣等物,八仙桌的两侧,则一边放着一把椅子。
本来,应该是赵思远的父母坐在这椅子上,看着他们拜堂。只因为赵思远的父母亲都不在了,所以这两个位置,便空了下来。
&nbs
第三百六十一章 她是他的明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