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四十一章 鱼肉还能像这样吃[1/2页]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唐露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氏一个眼神瞪了过去:“你也别想偷懒!都这么大个姑娘了,不学点东西,将来的日子可咋过?”
      豆苗上前一步,抱住赵氏的胳膊摇晃了几下:“这不是有娘在吗?我还操那个心作甚?”
      “那要是我死了,你咋办?”赵氏觑着眼神瞪她。
      豆苗立即学着惯常她的样子:“呸呸呸,大过年的,说啥死啊活啊的!”
      此言一出,赵氏顿时笑了起来,也不再与她计较。
      次日大年三十,豆苗早早地出去了,直到晌午时分才回来。
      这会儿豆花却还没回来,她与赵氏和刘万田一道回了刘家庄。
      赶在过年之前,老家那边要去上坟,因此刘万田便和赵氏一起回去了。豆花寻思着,左右也没啥事儿,也跟着一起去了。
      赵氏早就准备好了祭品,放在一个三升的箢子里,让刘万田提着去给刘家的先人们上坟。
      “走吧,咱们也出去一趟。”赵氏向豆花说道。
      豆花见她手上也拿着祭品,便料到是要去给冷氏上坟。
      赵氏每年都不会忘了冷氏,年三十那日必来上坟,清一清坟头的草,再重新添些土。
      豆花还记得,之前有一次来给冷氏上坟的时候,发现竟然有人先她们一步来过了。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那个人是谁。
      再后来他们全家搬到了城里,每年都是上午过来上坟,所以也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再来过。
      一眨眼,冷氏已经去世四年了。赵氏心中已然平静多了,但每年过来看她,心中不免仍觉伤感。
      娘俩点了香烛纸钱,摆放了祭品,又清理了坟头,这才离去。
      刘万田上完坟,又去老宅那边给刘老爹和李氏送了些精米细面以及肉。
      一大早就启程来了这里,忙活完了这些事儿,再快马加鞭地赶回去。回到家,日头都已经偏了西。
      赵氏赶紧做了点午饭,一家人匆匆地吃了几口。
      吃过晌午饭,赵氏便和豆花一道,开始操持晚上的年夜饭。
      “二十八那天,你米姨让人送来了两条大青鱼,说是过年的时候吃。”赵氏一边舀水洗菜,一边说道。
      “娘,米姨送鱼来,这不是好事儿?你咋还愁眉苦脸的?”豆苗笑问。
      赵氏往旁边努了努嘴:“这不是早就买下了吗?太多了,吃不过来。”
      豆花顺着她所示的方向一看,果然见南屋檐下面并排挂着四条青鱼。其中两条大的,应该是米氏送过来的。另外两条小的,则应该是赵氏自己买的。那两条鱼也不算小,只是米氏让人送来的鱼实在太大,两相一比较,就显得小了。
      每年过年,年夜饭的饭桌上都会摆着一道鱼,或是清蒸,或是红烧,或是清炖。
      一条鱼也就吃一顿,顶多吃上两顿就没什么兴致了。今年却一下子多出了两条,还这么大的两条,所以赵氏就犯愁了。
      想当年吃不饱饭的时候,连过年都吃不上一顿鱼。现在倒好,竟然多的吃不完,开始犯愁了。
      “娘,你也不用愁,不如把这鱼给我,我来做点不一样的。”豆花笑向赵氏说道。
      “你要做啥?”赵氏好奇地问。
      豆花又是灿然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行,你要做就做吧。”赵氏一边说着,一边舀了刚刚从井里打出来的温热的水,将菘菜洗干净。
      怎么做这鱼,豆花心中也有了计策。
      她取了鱼,利索地刮鳞去脏,又拿刀将鱼片开,剔掉鱼刺,只留干干净净的鱼肉,再把鱼肉剁成鱼茸。
      “娘,家里还有没有棒槌面子?要细细的。”豆花问赵氏。
      以前家中余粮不多的时候,吃的还是棒槌面子。后来赚钱多了,啥都不缺了,也就连棒槌面子都不吃了,全都是吃的白面和白米。
      “还有。”赵氏回道,起身走到东晒里的,提出半口袋的棒槌面子。
      白面虽然好吃,但棒槌面饼

第四百四十一章 鱼肉还能像这样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