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66章 因果之力[1/2页]

缚灵迹 五花大腰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司仁顿了顿,继续开口说道。
      “我不信奉道教,对佛教也不了解。
      所以最初因果这一说法在我心中的印象非常模糊。
      可随着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真真切切能感受到因果的存在。
      如果你只作为一个旁观者,不去干涉周围任何的事物,那因果就不会因你而展开。
      可如果一旦你插手,哪怕你只说了一个字,因果循环便开始了。”
      玄丘蹙着眉,表情难得的严肃。
      “司仁,道家不讲因果,讲的是负承。
      这点想必张琪师妹也有所了解。
      虽然名字不一样,但大致意思没差多少。
      太上感应篇全文1200多字,讲述了天人感应和道教的负承思想。
      普通人看到这篇内容只会认为是劝大众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
      但在我们修道者眼中,这篇内容就是我们的修行之路。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得道成仙。
      灾祸和幸福不是命中注定的,都可以人为进行干预。
      善恶如影随形,由你自己来决定为善还是为恶。
      道教和佛教唯一的不同,恐怕也只有来世了。
      佛教认为有转世一说,但道教却认为,人是由气组成的,一个人的气散了,就证明这个人死了,不存在了。
      气会通过天地的生命通道与其他气体再次结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气体,即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也就是说,即便这新生命中有你消散的气体存在,那他也不是你了。所以,来世靠不住,只能妄求长生,然后得道成仙。”
      张琪在一旁点了点头。
      “我爹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
      所以道家的修行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练气。人是由气组成,气息越强,代表生命力越顽强,活的时间越久。
      一种就是练感应,与天地进行沟通。
      两种修行方式各有所长,练到极致都能羽化成仙。
      在古时候,与天地沟通是主流修炼方式。观星、占卜吉凶,炼丹都在其列。修行进步虽快,但对身体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从张三丰之后,道家便注重了自身的修养。有一副好身体,才能拿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参悟。
      但因果一词...我爹曾说过,因果并不是佛教专属用词。只不过在唐朝时期佛教兴起,这一词汇便被当成了佛教的专属。
      道家爱惜羽毛,不原因为这点事搞的不愉快,以免惹来皇室的不快,引来杀身之祸。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至今不太明白。
      就算我们能够洞悉因果,那又如何呢?我们知道了它的存在,又能怎么样呢?
      就好比我们与地府之间的关系。
      地府攻击人界,因果关系已经建立。可然后呢?无非就是他们把我们消灭,或者我们把他们消灭。
      我们已经洞悉了因果,可对我们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啊。
      既然这样,那因果有什么用?”
      司仁的眼神中先是迷惑,似乎他被张琪的这番话问住了。可仅过了片刻,眼神就变得无比清澈。
      “因果也是一种修行方式

第866章 因果之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