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早就交涉好一般,旨意宣读的时候,唐钧便站了出来。
“太皇太后,这世子殿下尚且还未弱冠年华,现将东楚军权尽数交予,是否有所不妥啊?”
叶知诚心中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这唐钧和苏青玉之间定又是有了什么鬼点子。
苏青玉点了点头,面露难色。
“唐大人所言有理,这领军之人,若无功绩恐难服众,但现今东楚境内四平八稳,又无战事,倒是让吾有些头疼。”
此时陈秀山站了出来,道:“启禀皇上,太皇太后,近日东江刺史多次上书,说是匪患严重,常有官家商船被劫掠,多次围剿又毫无进展,不如让晋王亲自领兵剿匪吧。”
叶知诚闻言,眉头一紧,顺势瞟了眼陈秀山。
这刚加官进爵,便是丢了个烫手山芋过来。
苏青玉面露喜色。
“好,如此甚好,晋王吾命你带兵一万,东下剿匪,你意当如何?”
话到了此处,叶知诚也不好回绝,只能是应承了下来。
“臣遵旨。”
“众位爱卿,可还有要事上禀?”
那些眼红叶知诚的大臣,见唐钧和陈秀山纷纷站出为难叶知诚,便是涨了几分信心。
监禄院大士肖华恩率先道:“臣,有事要禀。江南刺史多次上书,说是晋王其门客,贸然冲撞了刺史府,抢了其子之婚。”
肖华恩,官居二品,曾是太子的老师,在朝中那也是呼风唤雨般的存在,之上太子死后稍微失去了些势力,不过后来他又攀上了那鲁王,结果便是鲁王也倒了。
苏青玉假装不知,惊道:“还有此等事情?吾怎不知?这抢了朝廷命官之子的婚,那可不是小罪啊,晋王,可有此事啊?”
叶知诚跪地叩首道:“确如肖大人所言,不过,据臣所知,此事另有出入,并非是臣的门客抢了那刺史之子的婚,而是那刺史之子抢了我那挚友的婚。”
苏青玉起身,应道:“还有这等事情?还请晋王一一道来。”
“那刺史所取之女,便是我府上丫鬟,她自幼便是被卖入了宫中,前几月,她家中来信说是其母病重,其实不然,只是我那丫鬟的兄长欠下了赌债,将其骗回送于那刺史之子为妾,而她与那木青早已暗生情愫,早早便是许下了婚约,如此怎能算是抢婚?”
肖华恩继续道:“父母之言,媒妁之言,那便是最大,这女方父母已经是收了彩礼,那便算是定下了,臣以为此事定要深究,不然我等这些朝堂命官的脸面,我东楚的脸面应当往何处搁?”
话音未落,又是五位大臣站了出来,道:“我等亦是觉得如此。”
此五人皆是老臣,在朝堂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臣有话想说。”魏无世站出来道。
“哦?魏大人请说。”
魏无世站到了叶知诚身旁。
“臣以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生育之恩应当报答,但那怀阳府上的丫鬟,五岁便是被卖了钱财,所以并无育之恩,尚且据臣所知,那丫鬟每月都会于家里寄些钱财,如此倒也是报了大恩了,臣认为,此事她父母之命可不听。”
同时江听白和陈迁也站出来道:“臣,认为魏大人所言有理。”
此时朝堂之上呈现出了两极之态势,一方是二三品的大臣,一方则是刚加官的六七品小官,但这几位小官却是无人敢轻瞧。
一人是襄王之子,一人是二公陈秀山之子,一人是宁王府小王爷,若是算上其背后之势力,那些个一二品的闲官也是不好惹。
苏青玉沉思片刻后道:“此事吾会好生思索,待得来日再说吧,若是无事那便散朝吧。”
散朝之后,叶知诚落在了最后出殿。
“晋王殿下,请随我来,太皇太后有请。”
叶知诚便是随着宫女去了后殿。
“参见太皇太后。”
苏青玉摆了摆手:“无需多礼,坐吧。”
“不知太皇太后找知诚有何事?”
苏青玉扶着额头道:“还不是因为你的事,这刚册封你为晋王,便是有大臣来说你的不是了,你心中有何打算?”
叶知诚轻笑:“还能作何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咯。”
苏青玉撇了撇嘴,用手点了下叶知诚的脑门:“你这孩子当真是逍遥快活惯了,这去东江剿匪,你可有把握?”
“有啊,不就几个山野毛贼嘛,随随便便就围剿了,碍不得大事情,况且不给我一万大军吗?那剿几个毛贼不是轻轻松松?”
叶知诚说道此处,苏青玉默默喝了口茶:“说是一万,但也没那么多。”
叶知诚眉头一皱:“有多少?”
苏青玉缓缓伸出了一只手。
“五千?那也差不多足够了。”
&n
第91章 风起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