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清雪此言一出,周军将士心中敲响了小鼓,个个忐忑不安。
“如果你们能够弃暗投明,举旗投降,归顺大商,可免死罪。从此乏为庶民,前往西宁城安居乐业,分配良田,兴建屋舍,娶妻生子,繁衍生息。”
叶清雪法目横扫周军,开口劝降。
她决定兴仁义之师,招降瓦解周军。
只有这样,才能不战而胜。
打仗不一定要令生灵涂炭,而是要万民归心。
这才是真正的赢家。
这番话如果是闻仲说的,肯定没有人相信,可是出自纣王长公主之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二十万周军仰望叶清雪,动了投降的心思。
因为,他们不想死。
白天大家见识过纣王长公主出入西岐如入无人之境,在二十万周军的眼皮子底下轻松搬走二十万担粮草,以她的法力,足以倾覆西岐。
夜晚又见纣王长公主只需轻挥长鞭,就能将龙须虎将场击毙,还能逼退来自昆仑的上古神兽。
他们都只是凡夫俗子,不堪一击。
更何况,纣王长公主提出大家前往西宁城,可分配良田,成为庶民,而不再是奴才,地位已经提升了一大截。
他们在西岐之所以选择从军,正是不想永世为奴。
一旦解甲归田,最后都是太子的奴隶。
世世代代,只能为太子效命。
西岐有九十九位太子,除了伯邑考,还有九十八位。
太子才是西岐真正的主人。
所有的将士,未来都只是太子府的奴隶。
叶清雪提出的劝降方案,让二十万周军心中大为心动。
距离叶清雪最近的一位将士,缓缓走向叶清雪,举起手中的长戟跪了下来。
“草民叩见长公主,愿意上缴枪械,归顺大商,前往西宁城放牧耕地,只求能拥有一亩三分地,求纣王同时接纳我的兄弟子侄,一家九口,草民愿意终身为纣王效命。”
叶清雪法目投向这位将士,目露欣喜之色。
“闻太师,还不开启城门,接纳降军?”
“是,老臣这就去办。”
闻仲心中大喜。
万万没有想到原本胶着的战事,在长公主的斡旋下,这么快就化危机为转机。
长公主提出的招降方案,确实很有说服力。
相信在场的大部分周军都怦然心动。
这时候,军中一位大将手持长剑指向率先投降的士卒大喝一声,伸手揪住一位青年士卒的衣领要挟道:“大胆叛贼,宁战死而不降,你居然敢卖主求荣?”
叶清雪美眸一缩,挥出长鞭,勾住了大将的脖子,将他拖到了临潼关,扬手就是一鞭,抽断了他的双腿。
“就凭你,也敢在本公主面前放肆?”
大将目露死色,痛得龇牙咧嘴,全身筛糠似的在发抖。
那位侥幸活了下来的士卒,朝着叶清雪磕头谢恩,走进了降军队伍。
“多谢长公主救命大恩!”
士卒磕头谢恩,感激不尽。
“免礼,所有愿意归降的将士排队入关,连夜开赴西宁城。重新编入大商户藉,从此家家有屋舍,户户有良田,还有分配的种子和牛羊,大家不再永世为奴,而是大商子民。”
叶清雪淡然笑道,她以公主的身份为大家担保,今天所有的承诺,日后都会实施。
临潼关外很快排起了长队。
不愿意归降的周军将士,骑上战马退回了西岐内陆。
愿意归降的将士,奉上了枪械,排队进入了临潼关。
闻仲开始安排商军将士修复城墙。
临潼关很快恢复了秩序。
垮塌的城墙已经修复,城门重新安好,炮台在九龙岛神兽的帮助下,抬回了山巅,重新搭建。
武王姬发听说西岐十五万将士在纣王长公主的游说下,投降进入西宁城,气得在西岐王宫一通暴走。
派人将姜子牙请到了王宫大殿,开口质问。
“丞相,能否解释一下临潼关战败一事,为何你当了逃兵,任由十五万大军投降殷商?”
姜子牙见姬发怒气冲冲,只是淡然一笑。
纣王长公主证得了准圣道果,目前又圣守关,如何能够轻易攻破。
恐怕只能再请昆仑山相助。
没有红尘仙客前来帮忙,周军想要攻陷临潼关恐怕希望渺茫。
他如果不逃,肯定会被纣王长公主活活烧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孤听说商军开启城门强抢粮草的时候,你弃兵逃跑?两军对峙之际,你又逃跑,身为军中主帅,弃阵而逃,其罪当诛!”
姬发勃然大怒。
他觉得自己信错了姜子牙。
这个老东西打仗的时候前怕狼,后怕虎。
除了会逃跑,就是去昆仑搬救兵。
救兵呢?
龙须虎也就轰开了临潼关大门,立马惨死在纣王长公主鞭下。
昆仑神兽四不相,连出招的机会都没有,吓得只能退守封神台。
全是废物!
昆仑究竟是想帮西岐,还是想害西岐?
如果真想帮助西岐,那就怕出奇兵。
“回禀大王,老臣并不是真想逃跑,而是纣王长公主实在是太强,只好土遁前往昆仑搬来救兵。”
姜子牙开口为自己辩驳。
现在敌我实力悬殊,如果不搬救兵,血肉之躯如何能够对抗纣王长公主喷出的琉璃真火。
这次周军投降,其实是他演的一出苦肉计。
“哦?”
姬发一听,火气消了三分,示意姜子牙落座,说说怎么回事。
姜子牙整理了一下衣袍,悠然坐了下来。
他在临潼关逃跑之后,本想再次前往昆仑搬
第105章、不破不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