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8章 比高斯早五百年[1/2页]

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小鸟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乃前元数学家所著。”陈楚告诉他们这书的来历。
      前世就有关此书的传说,说是在清朝年间的扬州,有位落榜学子意外挖到一本古书,就是这本《四元玉鉴》,随后这本书传遍扬州。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本古书不仅少有人懂,更重要的是,这本古书的发现,论证了在当时,中国数学的最高成就——竟足足领先了世界整整五百年。
      在当时,可以说高斯就是“世界”,所以说领先世界五百年也不算夸张说法。
      这本书也有一个传世较广泛的题目。
      说九百九十九文可买一千个甜果和苦果,已知十一文钱可买九个甜果,四文钱可买七个苦果,那么九百九十九文可买甜果、苦果各多少个?买甜果、苦果各需多少文钱?
      只需要用一元一次方程就能够轻松解出来,十分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题目越经典。
      除了这个名题目之外,奇书讲的究竟都是些什么内容?
      陈楚怀着探索的心,随手打开前面的某一页,“就让妹夫我来替皇兄们见识一番。”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就是一串文字解释:大明某地的衙门找人筑堤,需官司差夫一千八百六十四人筑堤,第一天只差六十四人,次日转多七人,后来每一日都如此,问筑堤需几日?
      他看了看这道题目,笑了一下,然后又看向朱棣他们说道:“不如先让妹夫我先来考考各位皇兄的算数能力。”
      这道题其实就是考了个等差数列,根据公式逆推就可以了,不过这都是现代的计算方法,古代人哪有那么快。
      “这……”
      几个皇子飞速心算,而这已经超过了陈楚心中规定的时间,无人应答,于是他说:“还是我来揭晓答案吧,应该一十六日。”
      朱棣问道:“妹夫,这书里可有解题方式?”
      陈楚翻到后面一页,果然看到了解题方法:
      “立天一元为茭草底子,如积求之,得一千八百为益实,六十七半为从方,三半为从隅,平方开之,得茭草底子一十五束。加一即日数。”
      朱?径?涮?牛?劬θ炊济粤恕
      连朱??也说:“当真是搞不明白。”
      而陈楚看了也是感觉白看一样,但钻研的性格让他仔细分析着这段解答。
      天元应该是未知数x即未知的天数,茭草底子比作的应该就是过去拿草算数的算筹,陈楚大胆猜测应该是自然数,后面的益实他确实不太能理解。
      但可以换个思路看,“第一天差六十四人,最后总人数差一千八百六十四人,那么总人数减去第一天则正好事一千八百人。”
      由此得出,益实可能就是最后增加的人数总和。
      “至于六十七半为从方,三半为从隅...”
      若是设天元为x,每日保底招六十四人,那一共便是六十四x人,那么最后一天增加7x人,按照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招人的和就应该是……
      陈楚在纸上飞速写差一串朱?舅?遣⒉荒芸炊?墓?健
     &nbs

第208章 比高斯早五百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