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远处的大槐树下守望的杨震天李铁全,听到三弟刘二祖在喊“鸳鸯金簪”后,只见杨震天他手持金色铁扇,脚下猛然一登,向前大步流星腾空而起,便来到了院内。
杨震天接过三弟手中的金簪,仔细的打量着。
就在这时,老汉奋力扑向杨震天要夺过金簪说道:“还我金簪,你们还我金簪......”
杨震天身子只是轻轻一闪,老汉便硬生生的扑了个空,谁知道那老汉脚下一滑,身子一斜差点就磕倒在地上,还好杨震天眼疾手快,顺势扶住了老汉,那老汉这才幸免于难。
杨震天先是朝老汉拱手作揖后问道:“老人家,我等前来并非恶意,这枚金簪本是一对......”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了另外一枚一模一样的金簪拿到老汉面前。又问道:“这可是耿姓人家?”
老汉已知事情再也瞒不下去,又见眼前这五人并非仇家歹徒,便应声说道:“是。”
众人听后,都纷纷跑向杨震天身边,仔细观察杨震天手中的那枚金簪,一个个面露狂喜。
刘二祖指着杨震天手里的金簪连忙说道:“是,是这金簪,是这金簪。”
众人一时乐的手舞足蹈。
杨震天眼角处的泪珠已难以控制,继续朝那老汉问道:“老人家,这枚金簪可是耿大人的夫人给予相赠?”
“嗯。”老汉低头应道。
杨震天等人听后又是一阵狂喜,便向老汉说道:“大伯您莫怕,听我一一道来......”
原来7年前杨震天等四人,前往鸡鸣山要与人比武,谁知在半路上偶遇耿京,当时已是摇摇欲坠的耿京耿大人见眼前四人是侠肝义胆之士,便将张国安背信弃义的事情都讲了出来,在战乱中,耿京命人先是护送夫人出城,卢氏为表达日后能够与丈夫相聚之意便把发髻上的一枚鸳鸯金簪取下,交由耿京。随后耿京兵败,身负重伤后,便携带这枚鸳鸯金簪逃了出来,偶遇杨震天等四人后,耿京伤势已然严重至极,已知自己命不久矣的耿京便把那枚鸳鸯金簪赠予杨震天等四人,鸳鸯金簪本是一对,找到另一只便找到了自己的妻儿。就这样耿京便想让杨震天四人寻得他们母子,护送他们回到老家,好生安顿,以免遭受叛乱的迫害。
杨震天等四人对金兵来犯中原早就恨得牙根发痒,又知此人便是威名赫赫的起义将领天平军节度使耿京后,毅然决然的决定要为耿大人办理身后之事。
听后,老汉这时长舒一口气,仰天长啸“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单老汉背的这首岳飞的《满江红》顿时让众人肃然起敬。
单老汉曲躬把五人请到房间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向众人叙述了一遍。
原来,单老汉一生无儿无女,但却饱读诗书,单老汉当时只想为大宋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谁知当时朝廷却重用奸臣,导致忠臣无道,软弱无能的皇帝随后还向金国俯首称臣,视汉民为奴。单老汉空有一身救国救民的远大报复理想,也只能成为空谈,寒心过后的单老携老伴回到家乡,就这样过起了农民的生活。前几年单老汉的老伴也随即去世了,家里只剩下他和耿大人的唯一血脉,单老汉为了能够保住耿京的唯一后代,决定不能让孩子再姓耿,而改成了单姓,单老汉也期盼中原地带可以像日出东方般再出一位像岳飞这样样的当世英雄豪杰,能保得一方平安,如此便给孩子
第三章:寻得忠良之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