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筱晏叫上楚嫣然和楚浩然满村的寻找佛菊,无论是老桩还是小苗,一律不放过。
自己找还不够,她还在村里张贴收购启示,无论大小,通通收购。
村民们虽然心里讥讽她居然妄图靠种佛菊挣钱,但看在收购价格还不错的份上,纷纷加入寻找佛菊的大军中。
她还寻了个空,去了趟容县鲁班巷,找盲人老者和另外几个木匠定做十几个水转翻车。
半个月后,她一共获得了大大小小几千株佛菊。她按大小分类把这几千株佛菊全部种到地里,虽然有楚嫣然、吴坤和吴管家来帮忙,但收工时,她还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好在天公作美,接连下了好几天雨,佛菊大部分都成活了。
林筱晏想起楚氏说的,楚昭然说佛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所以林筱晏种的不是佛菊,是节操。
这些佛菊种完,才用了几分地而已。剩下的地林筱晏就种上各类瓜果蔬菜。
林筱晏小的时候帮过爷爷奶奶下地干活,种田对她还说并不算很陌生,但任她再如何精明强干,一个人也种不了十亩地,因此她便请了一些人来干活。
楚氏看见她给村民们发工钱时,不禁连连摇头,苦口婆心的劝她:“自古以来,种地是最苦最累且最不挣钱的,你不仅花钱搞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现在居然还请人帮你种地,就靠地里的这些作物,只怕连付给别人的工钱都挣不回!你拿着这些钱哪怕去容县随便做点小生意都比种地强啊。”
林筱晏但笑不语。
吴坤如约按时给她拉来了四百匹特制布料。
林筱晏请人帮忙将那些布料覆盖在铁条之上,一个个遮阳遮雨保温的简易大棚就算是搭建好了。
当朝皇帝的税收主要来自农业,因此对农业颇为用心,尤其是在水利灌溉方面颇有建树。
林筱晏这十亩田地边,就有一条用于灌溉的水渠。林筱晏把水转翻车安装在水渠上,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带动链轮转动,通过翻车让水涌上岸,然后对田地进行灌溉。
大棚建好以后,她便把她养的那些狼狗们分别养在大棚里,防止有人来偷菜。
楚氏终是抑制不住好奇心来大棚里一探究竟。
楚氏来时,林筱晏刚给大棚的两个通风口安装上了防虫网,正在将黄板挂在大棚里。
楚氏不禁不解的问:“你在这些佛菊的上面挂上黄板做什么?”
林筱晏笑道:“您不是说佛菊容易有虫害嘛,所以我就在大棚的通风口处安装上防虫网,还在里挂些黄板防虫。”
楚氏指着面前的黄板质疑:“就这东西,还能防虫?”
林筱晏耐心解释:“虫子对色彩有趋向性……额,简单开说,佛菊的主要虫害是蚜虫,黄色对蚜虫有吸引力,能把蚜虫吸引过来。我在这黄板上涂了鱼鳔胶,这些虫子被吸引过来时,就会被粘住。”
林筱晏正说着,楚氏便见有一只小黑虫飞到了黄板上被粘住了。
楚氏不禁啧啧称奇:“你怎么会有这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
&n
第六十一章 种田也要学数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