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唱名完毕。乐声起。百官及新科进士再行三九叩大礼。最后由皇帝赐下“大金榜”。交由礼部悬挂于午门外三日。乐队奏中和显平之章。礼成。皇帝乘舆还宫。
待皇帝离去。众公卿便围上来对考生道贺。但今日的荣光。注定要被宝玉一人独领。因为他连中六元啊!科举千年以降。连中三元者已经有十余位。大明也有黄观和商两人。前者同样是连中六元。且创造了七年之内从状元到礼部郎的神话。但因为某些原因。官方并不承认他的成绩。
所以官方承认的连三元者。至今仅有成化年间的名称。内阁首辅商一人而已。但商阁县试府试皆不是第一。且二十一岁中解元后。又了十年。才在三十一岁登第。连中分量最重的两元。
而宝玉则是从第二参加县试起。一路过关斩将。历次大考无一失手。最终连中六元的。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比商阁老要风多。
在这震古烁今的之上。还有个锦上添花的小点缀。那是大学士李本亲自查阅历代登科录后出的论——宝玉打破了由成化二十三年状元。曾任本朝首的费宏保持的二十岁夺魁的记录。
确切说。费宏中元时。是二十岁零八个月。宝玉现在是十六岁零七个月。将记录足足提了四年零一个月。
文武大臣和公贵族们。团团围着这个注定无法被超越的新科状元。他们必须将内心犹如黄河泛滥的佩服之情发泄出来。不然非的憋死不可。
…三人由三位辅政大学士亲送至午门外。礼部尚书早又迎接上来。亲自扈送三鼎甲。向承天门正门招摇而出。众进士随行左侧官道上……
宝玉居中。谢景和陶大临跟在左右。三人行在只有皇帝才能走的御道上。毋庸置疑。这辈子不会第二次走在这条道上。所以在宝玉的带领下。三人走的很慢很慢。都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
赵贞吉回头几次。也不好催促。毕竟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梦。那么对读书人来说。现在他们三个所经历的。就是这梦里最美最激动的一段吧。
好梦不愿醒。这是人之常情。所赵尚书便放慢了脚步。缓缓走在前面。
直到了承天门内。便见已经搭起了席棚一座,棚内悬挂着进士金榜。
早有顺天府京兆尹大兴宛平两县令。分别牵着一匹亮银色无杂毛。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在榜下恭候。
顺天府尹为宝玉将上的红花换金色。再给他上十字披红;两县令也为榜眼探如是炮制。装束已毕。京兆尹亲递马鞭于状元。两县令递鞭于榜眼。花。扶三人上马。
后面还有“连中六元”“状元及第”旗各一对绿扇一对红伞一柄锣鼓音乐排列前行。大吹大。出去承天门。到了长安街上。
气氛下从肃穆转成了热闹。只见宽阔的长安街上。挤满了看热闹的男女老幼。若不是道路中间有顺天府的兵丁把守。恐怕真要水泄不通了。
就在街众人翘首盼时。突然鼓乐大作。喜庆的乐声中。两排大
第113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