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上,吴全有些担心的对自家主子道:“大爷,你为这些不相干的人花这么多银子,就不怕太太知道生气吗?”
薛蟠看了他一眼,神色得意:“你知道个屁,大爷我这可是办的正事、大事,太太一早就知道,还叮嘱我好生办理呢!”
吴全诧异不已。
身为薛蟠的长随之一,他自然知道薛姨妈对薛蟠花钱是有限制的,太太能允许大爷干这样费心费力又费钱,还不讨好的事?
薛蟠自然不会告诉薛蟠,薛姨妈初一听到他要帮助杜家的时候,那是气的不行,但是当他一说这是贾宝玉交代他的事,薛姨妈立马缓了神色,细细的追问了根由。
待知道贾宝玉对杜世荣很看重的时候,更是转过来吩咐他要把这件事给办好了,千万不能让贾宝玉对他失望云云。
他当时心里想说,这一点还用妈你来交代?
乖乖,你是不知道咱昨儿个出门一趟,那些京城的一众膏梁纨?是怎么对待咱的?
那就是像是供爷爷一样的把咱供着!
目的,仅仅只是想要让他帮忙引荐引荐贾宝玉……
面子这东西可是他最在乎的,他当然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让贾宝玉对他刮目相看,以后更加器重他!
所以,他悄悄在薛姨妈的吩咐上添了分量,目的便是回头贾宝玉问起,好表白表白。
还有,昨早贾宝玉其实还说了,帮助杜家的银子他来出,但是薛蟠是何等人?他粗着嗓子拒绝,还说贾宝玉这是看不起他……
当贾宝玉笑笑不再坚持,他心中便十分自得。
自己可不是缺心眼,在眼下这种人人都在寻机会巴结贾宝玉的时候,他不说给贾宝玉送银子使,替他办件事还能要贾宝玉花银子?
骑在马上,心中将这件事前前后后想了一遍,确定贾宝玉找不出丝毫错漏来,那心情是一个好啊。
哼着小曲,薛蟠慢悠悠的往家里赶。
接下来,就是怎么劝说妈把妹妹许给贾宝玉了。
他早看出妹妹一心一意都是贾宝玉,眼下这种情况,妈要是再不成全,就是傻子了。
嘿嘿嘿,哈哈哈……
太原府,九省检点王子腾驻扎在此。
像王子腾这种超过二品的特殊官职,通常都挂着钦差的名头。
本来也是,王子腾的职责便是巡查、节制北边九省,包括西北边军在内的数十万大军……
权力如此之大,也不可能作为常备武官,只能作钦差。·
钦差的权力,皇帝随时可以收回。
王子腾在太原府已经待了数个月了。
这是皇帝的命令,他只能遵从。
他最开始自然不知道景泰帝的完全用意,只是凭借他数十年宦海沉浮的经验,知道景泰帝此举必有深意,所以一直等候景泰帝接下来的旨意。
但是,他没有接到景泰帝的第二条命令,反而接到朝廷传来的让他起兵回京勤王的消息。
河间王谋反,谋害了皇帝,软禁了太上皇……
他自然是不大信的。
果然,还没等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探子回来,便又收到另一方“朝廷”的命令,令他原地待命,不许妄动。
这种局面自然令他一时心中难安,但是经多方打探,他还是选择静观其变。
谁都知道他是景泰帝一手提拔起来的。
若是景泰帝真的死了,没有靠山的他,随便一动,或许都是天大的罪过。
不动,则再如何也没有多大的罪。
然后的每一天,他几乎都会收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直到最近几日,消息才逐渐稳固可靠。
从中固然有一些令他十分吃惊的消息,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可以确定,京城的大事结束了。
只是京城的事固然有了个结局,他自己却越发不安起来。
因为不论怎么看,景泰帝都已经死了。
而景泰帝赋予他的职权又是如此之重,后来者,是否还可以容得下他?
这是一个大问题。
钦差行辕之内,王子腾召集了数位心腹及谋士,商讨对策。
因为消息的不完全确定原因,众说纷纭,谁也没有一个确定有效的行事办法。
甚至有人提议他转程回京,以免因为远离京师而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但是很快被人给否定。
王子腾视奉皇命巡视边军,改革军制,重任在身,岂能中途无命而反?
若是如此,只怕立马就会被人冠上一个心怀叵测的罪名。
王子腾也觉得此法不可采取,遂拒绝。
一番商议之后,并无太多实质性的良策,王子腾也只能让散。
他的心腹谋士之一,名唤杜恺之的却悄然留下,等人尽散之后,方道:“大人,属下倒是有些小道消息,或许能解大人之难。”
王子腾会意,领他至书房。
“吾听闻京中传言,太上皇有意培养北王爷继承大宝……”
王子腾一听这话,心头一震,随即摇头道:“虽然太上皇找回多年前义忠王爷的遗孤是一件震动朝野的喜事,但是,若说太上皇有意立其为储君,只怕太过牵强。”
杜恺之笑道:“我知道大人的意思,第一,就算二皇子谋逆已经身死,但是陛下尚且还有一子。
其二,就算太上皇
第123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