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师府门前,叶蓁蓁再次搭着贾宝玉的手下车。
      许多事情,只要不是第一次,接受起来就不是那么难了。
      “今日天色已晚,我就不进府了,替我向太师问安。”
      “嗯。”
      叶蓁蓁立在大门阶前,看着一个翻越上马的贾宝玉,忽然道:“你路上小心……”
      贾宝玉回头。叶蓁蓁目光清幽。
      他点点头,而后一勒马缰绳,策马离开。
      台阶上,叶蓁蓁凝望着远去的人,听着耳边渐弱的马蹄声,直到完全消失不见,才慢慢转头,由侍女小莲扶着,进入府中。
      京师养生堂之前正门左侧,平整出了一块土地。
      十多名匠人,合力将一块巨大的石碑竖立在其中,那是贾宝玉上次千金阁赚回数万两银子之后,命人打造的。
      据说为此,养生堂内书院的山长顾大解元曾极力反对,原因嘛,无非就是因为那捐献名单上,有太多的青楼名妓的名字……
      但是顾山长最终还是被贾宝玉说服。
      “顾先生,我早说过,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善事,而是一件由小到大,最终可以改变一个时代的壮举。
      这里面的孩子们,我们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给他们一口饭吃,而是要让他们最后成为对大玄有用的人。
      要让他们成为对大玄有用的人,首先便是要使其知恩义,明事理。
      所以通过这件事,我是要他们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
      一切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论贵贱,都是值得被尊重的。”
      这是知情人士透露的贾宝玉的原话,据说最后那一句,还被书院的先生们奉为圭臬,收进了“公子语录”,要让每个养生堂内的人,都铭记于心的。
      ……
      “哒哒哒……”
      随着马蹄之声,一行人马驶来。
      李少游见是贾宝玉,连忙上前相迎。
      贾宝玉翻身下马,先是与李少游这个管事的闲语几句,问了些当铺内的事宜。
      因为恐生变故,贾宝玉利用职位之便,从朝廷中调了一队人马驻守当铺,由李少游统领。
      作为曾立誓效犬马之劳的李少游,贾宝玉自然是完全信任的过的。
      话毕之后,贾宝玉便看向那块凤舞蟠龙一般的巨大石碑。
      待看见最上面一行刻写的果是“红绡姑娘”,他点点头。
      其实最开始,他让写的是“名妓练红绡”这样的字样,因为那更吸引人的眼球,为以后的“无本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竟名妓红绡,在京城太有名了,说是顶级明星也不为过,她们的名号,能带来巨大的人流量……
      贾宝玉想想采纳了,选了个折中的举措。红绡姑娘,笑笑姑娘……懂的自然懂。
      进了当铺,与顾鼎臣、李少游等人商议了一番。
      资源不够,只能“先富带动后富”了,慢慢来。
      贾宝玉觉得有些勉强,顾鼎臣等感受就不同了。
      这就是权贵的不同之处,在他们眼中一筹莫展,毫无头绪的事,贾宝玉轻易便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并非贾宝玉比他们聪明多少,而是人家手中掌握的资源和他们根本不对等。
      不论是官职还是关系,都不是他们可以接触到的层面。
      …
      芒种时节,是一年中农民最忙碌的时候。
      面朝黄土,风吹日晒的体验虽然有些艰苦,但是看着那一颗颗鲜活的种子,一株株稚嫩的幼苗在田野绽放,想象着秋天到来时的满满收获,却也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不过,这些对于大观园里的姑娘们来说肯定是无法体会的。
      对她们而言,芒种,纯粹是一个欢乐的时节。
      朝阳刚刚升起,那温暖的阳光洒落大地,园中的小姐丫鬟们就差不多齐齐现身了。
      有的在李纨的带领下,在红香圃、芍药圃等处祭花送神。有的选了个花香扑鼻的宽敞野地,拿着网子,欢快的扑蝶玩耍。还有些爱美的,偷偷将那最鲜艳的花瓣,悄悄采回去,预备制一罐最香最艳的胭脂膏子……
      欢乐的氛围,笼罩着整个大观园。
      贾母屋里的一个丫鬟走过来,她隔着老远就对湘云招手道:“云姑娘,云姑娘~~”
      湘云放下手中的花朵,直起身来,大声回道:“我在这儿呢,叫我做什么?”
      “云姑娘,你家太太派了人来,老太太让我叫你出去呢。”
      湘云一听,整个阳光灿烂的脸儿顿时添上一层阴霾,却也无法,看了众位姐姐妹妹一眼。
      那眼中的不舍,恍若生离死别一般。
      “咯咯咯。”
      黛玉忽然就笑了,她道:“你要是舍不得回去,就和老太太说,让你再玩几日,反正你都来了这么几个月了,也不差这几日,老太太肯定会依你的。”
      她这话一出,原本流露出不舍目光的迎春和探春等人都被逗笑了。
      李纨笑骂说:“难不成她一辈子不回去不成?到时候知道的人说是

第129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