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3章 扩张十八[1/2页]

逃荒之我的公寓可重置 商商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得知东边边境的变故,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如今西边边境和沙国的战事还没完,又加上东边的戎国。
      这一场仗,怕是不好打了。
      \"陛下,现在怎么办?\"
      朝堂上,众人纷纷望向夏皇,等候他的指示。
      夏皇思索片刻,缓缓吐出一句话:
      “徐广此次失察酿成大祸,的确当罚!但念在战事紧急,朕允许其将功折罪。只要夺回长阳府,将戎国驱逐出我夏国,便可既往不咎!\"
      夏皇这般处理,倒也能算是合情合理。
      众人闻言,皆微微颔首,不再提及此事。
      \"好了,退朝!\"
      夏皇今日精神有些不济,摆了摆手,便转身欲走。
      \"皇上且慢!\"
      突然有一个人站出身,大声喊道:
      \"陛下,朝廷与沙国战事尚未平息,如今长阳又再开战端,军需耗费太大,恐怕国库难以支撑。\"
      他的话立刻遭到了其余大臣的反对:“你的意思,不开战难道还要我们同戎国和谈?\"
      “那戎国根本就是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和谈?你难道想把东疆十几城都割让给他们?\"
      “我东疆二十余万大军,还怕他戎国不成?\"
      有惠阳关与武阳府两次大捷摆在前面,从大臣到夏皇,都不愿意接受和谈,况且还是签订这样丧权辱国的和谈条约。
      \"皇上,臣也觉得不妥。如果我们不答应和戎国和解,那么面对两场战争可就危险了啊!\"
      又有一位文官站出来,忧心忡忡道。
      夏皇闻言,不禁沉默了下来。
      他知道,这些大臣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陛下,臣的意思并非真的要和谈,而是能不能先拖延些时间,待与沙国战事结束,再与戎国开战?\"
      最先站出来的大臣继续说道。
      \"拖延时间?不可!\"
      夏皇皱了皱眉头,毫不犹豫地否定了他的提议:
      “若是我们做出和谈的姿态,只怕会助长戎国气焰。朕要让四方边陲的蛮夷们都知道,胆敢侵占我夏国的国土,只会迎来我大夏的强军!”
      \"皇上,我们大夏的骑兵数量虽然众多,但戎国的骑兵也不是吃素的,若是真的交上了锋,我们大夏只怕会伤亡惨重。“
      这时,一名朝臣也站出来说道。
      ”是啊,皇上,您也知道戎国的蛮夷都很凶残,一旦同时与沙国和戎国开战,我们的伤亡绝对会很大!\"
      朝堂上众人你一句我一句,都在极力劝阻夏皇改变主意。
      可是夏皇的态度却依旧坚决,他道:
      \"你们不必担心这些问题,戎国不是沙国。东境有二十余万大军与其作战,不至于像惠阳关战线一样长期陷入被动。如此便耗费不了多少军需。”
      他又豪气冲天道:
      “这一仗朕不仅要打,还得打出大胜仗来!传令徐广,即刻与戎国开战,让他代罪立功,务必夺回长阳府!朕给他半月时间,若是拿不下长阳府,军法处置!\"
      他一锤定音,语调铿锵有力。
      \"是!\"
      \"陛下圣明!\"
      主战派的大臣们立马跪地高呼。
      ——
      戎国的宣战书,除了在夏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外,其实对薛杉杉这边的影响也不小。
      王昂本来就在她的要求下,派了兵在安阳府等地探查,因此她比夏皇都还先知道了长阳府陷落的消息。
      在听完王昂的汇报后,薛杉杉立刻召集各部将领商讨对策,希望能够找出一条对策出来。
      “县主,戎国攻占了长阳府,向夏国下了战书,如今徐广下令,已是封闭了所有边城,我们所需要的肉类以及皮毛等物,恐怕是无法再从戎国购买了。\"
      第一个汇报的是负责采买物资的江歌。
      除了负责商队采买外,薛杉杉也将军需采买交由了他负责。
      斥候兵也借着商队与采买便于伪装,还可以给王昂的军情分担一些工作。
      江歌之前一直在两边跑,也算是比较熟悉长阳府的情况。
      听罢江歌的禀报,薛杉杉的脸色也凝重起来。
      “既然如此,便改为向克木尔城的养殖厂采购肉类与皮毛即可。”
      对薛杉杉来说,物资比钱更珍贵。
      她几次攻伐沙国,钱财上收获甚巨,在能从别人处采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对外采买。
      如今不能对外买了,这才开始消耗自己已有的物资。
      \"是!县主!\"
      江歌拱手领命,然后又拍马屁道:
      “幸好县主英明,早早拿下了克木尔城,让咱们有了广大牧场,就算没有戎国也不愁吃肉!\"
      薛杉杉听到这番话,抬头看了眼江歌,吩咐道:
      \"好了,记住,要以市场价与养殖厂结算。”
      江歌愣了一下:
      “县主......克木尔城的牲畜本来就是我们的战利品,也要给钱吗?”
      薛杉杉闻言,点了点头:
      \"不错,这些牲畜都是我们的战利品,但已经收归当地养殖厂所有,不仅要给,还一文钱也不能少。”
      薛杉杉深刻明白,钱只有流动起来才更有价值。
      江歌闻言,也不敢再多嘴,恭敬地行了礼:
      \"是!\"
      青阳府等地虽然不算一个国家,但基本上各方面都已经是单独核算,也大差不离等于一个小国了。
      虽然也可以直接将克木尔城的养殖厂调拨牲畜给军营,但如此一来,养殖厂便会失去很大一笔收入,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按照市价给钱却不一样,养殖厂有了钱,可以给工人们发更多工资,也能促进消费和商业的繁荣。
      而且,这样一来,还能让工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养殖厂卖力干活,使得产业越来越大,越干越红火。
      周诸城这时也提出来了:“县主,咱们是否要对戎国出兵,是否需要提前准备军需?”
      毕竟若要打仗,就要长途跋涉去东边,路上所需的吃食,马匹草料,搭帐篷布等物品,都有可能需要调拨,基本上都得十天半个月,若为了出兵的效率,就必须要提前准备起来。
      这一点,倒不是周诸城杞人忧天,而是他们已经从王昂的汇报中看出来,这一战,夏国的军队不会很轻松。
      所以他们必须要考虑清楚后面的事宜。
      薛杉杉沉思片刻,道:
      “暂且不必,打还是不打,夏国还没个准信。况且之前惠阳关如此困难,夏皇都不愿意让我们支援惠阳关,担心我们去了就不会离开。”
      “更何况如今整个东境,徐广还有二十万,兵力还算充足,就算不用粮草支撑,也能抵御得住戎国的进攻,根本用不着我们。”
      戎国与夏国的士兵基本上没打过大规模战役,胜负如何还不知道。
      若夏国打得轻松,她又贸然派兵前去支援,说不定夏国还能分出一部分兵力,转头来打她。
      她才不想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
      周诸城听后,笑着道:
      “县主能这么想,老臣就放心了。老臣先前还担心,县主会像支援惠阳关一般,支援夏国去攻打戎国。”
      毕竟要从青阳府发兵去戎国边境,附近的几个府城都是周国曾经的属地,没有大军镇压,基本上是可以畅通无阻的。
      而周围的几个府城都担心惹怒县主,导致县主带兵攻打,因此至今也不敢禁止百姓移居青阳府,更不敢禁止青阳的商队通行。
      所以对县主来说,要支援东边的战场,其实倒比支援惠阳关面临的阻碍还要少。
      至少表面来看是这样的。
      \"周总长放心,我是不会轻易拿我们的士兵去冒险的。\"
      薛杉杉微笑着,给予肯定。
      “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我只有五万兵力,无法顾及太多地方。”
      与戎国拼杀,若不能用轰天雷突袭,便只能拿人命去填。
      从戎国选择最南边,也离青阳府最远的长阳府动手而不是从鄱阳府动手就能知道,他们或许也是在试图避开青阳府的势力范围。
      这可以说是他们畏惧青阳府的实力,不想和他交战。
      却也同时说明,他们必然会对青阳府势力高度防备。
      若是她想再像以前一样用轰天雷突袭,恐怕是很难抓到机会。
      她只有五万兵力,能守住自己新得的两个府城,再加上原有的地盘,偶尔再支援下惠阳关战线,便已经不错了,如今暂时无法分兵。
      哪怕怜悯百姓,她为了她的百姓,也必须量力而行。
      周诸城听后,点了点头。
      县主的意思已经很明显,那就是暂时不会再往西边增派援军了。
      不过,若薛杉杉坚持要派援军的话,周诸城也不会反对,一切但凭县主定夺。
      而制糖厂的总糖厂李大花脸色不太好,甚至写满了焦急。
      因为各地需糖量剧增,今年的甜菜产量也剧增,如今制糖作坊便扩展成了四家大型制糖厂,由大花担任总厂长。
      “县主,夏国与戎国可是真的要开战?负责东线糖销售的商人们,都说要取消今年的糖料采购了。”
      “本来沙国和夏国的销路就堵死了,如今再失去东线,咱们的糖就完全没有销路了!可咱们今秋还收购了那么多甜菜,招了上千名的工人,这......这可怎么办啊!\"
      薛杉杉闻言,神色也有些凝重。
      她知道今年不仅收购了大批的甜菜,她属地也有不少的土地都种了甜菜。
  &nb

第253章 扩张十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