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进门之前,她隐约听见灾情的字眼。
      “殿下有什么苦恼?”
      主意是她提出来的,若是施行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她也可以想办法解决。
      谭信开口说道:“娘娘要开义学的主意可行,但是今年雨水较多,北方很多麦子在地里生了芽,粮食减产,这个时候除非义学管饭,否则根本收不到学生。”
      “可这些年朝廷赋税收不上来,粮仓里的也没有多少粮食,连边境守将的口粮都凑不齐,更拿不出多余的粮草供给义学。”
      原来是粮草的问题。
      赵宁双算了算空间里的存粮,先在怀庆府开展试验,她应该能供应一个月,等一个月后,空间里再种粮食,应该能供上。
      “义学的粮草我来出。”
      她在城外还有十个庄子,几千亩地,总能周转过来。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你……”
      李玄宸身为太子,要考虑的比她更多。
      “若能腾开人手,先把义学办起来,粮草问题我自己能解决。”
      她缺的就是人手,要找各行各业的师父。
      很多行业讲究传承,哪怕是朝廷,也不一定能请动他们出来讲学。
      “这点交给我。”谭信拍着胸脯保证,“只要娘娘能解决学生们的口粮以及先生们的束?,剩下的都好说。”
      户部管着各种户籍,士农工商,有朝廷出面,什么样的师父请不来。
      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
      “那便把章程拿出来,我去禀报父皇。”
      李玄宸这个太子除了从北辽带回来一个皇子,以此要挟北辽退兵,除此之外还没有太出色的政绩,义学如果办好了,他在百姓中的声望将会更上一层。
      谭信及幕僚们连夜把章程拟定好,第二天早朝呈报给勋帝。
      下朝之后,勋帝把李玄宸留下询问了细节,便批准了。
      此事在朝堂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因为只选取了怀庆府做试点,不牵扯自己的利益,朝中观望的人比较多。
      果然如赵宁双所预料的那般,怀庆府义学的推行不太顺利,但是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新县是太子妃的娘家,在唐元思的大力推行下,义学开展的最为顺利,带动了整个怀庆府义学的推进。
      粮食在地里发芽,收成减半,家里孩子多的人家为了省那口吃的,都把孩子送到义学,对粮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不少人等着看笑话。
      在义学如火如荼的进行时,赵宁双以太子妃的身份举办宴会。
      祝嬷嬷点了几个夫人来帮着主持。
      秋风习习,京城的贵妇人们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宴会。
      太子府后花园的花圃里种满了各种青菜,豆角黄瓜,茄子辣椒,还有许多她们没见过的蔬菜。
      “那是什么?”
      来参加宴会的贵妇人们原本看不上赵宁双,在看见她把花圃改成了一块一块儿菜地之后,除了惊诧,还有哭笑不得。
      但是,当她们发现菜圃里的菜她们见都没见过后又集体沉默了。
      宽阔的湖面上,成群结队的鸭子游过去,不远处还有公鸡站在墙头打鸣。
  &nbs

第170章 我认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