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嫂看见老六媳妇说这话,也气不顺,“几个男娃也是家里的孙子,娘你忘记了,三叔子就是因为识字才能当上县衙捕头的,不然功夫再好也不能让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当不是?”
孙母瞪着两个儿媳妇,“老六怎么就没干活了?他这几天不是跟着下地开荒了吗?怎么你们两个嫂子还挑理了?”
孙六媳妇抹着眼泪,“我不过是这几日身子不舒服,而且这胎还到三个月还没坐稳呢,怎得就说我不干活了?冤枉啊...”
最后这场谈话算是谈崩了,不过孙大嫂和孙二嫂决定晚点让娃他爹去寻寻三叔子,三叔子的话娘总要听听吧?
孙志已经很多天没回家了,他是真的很忙。
因为红薯粉厂和码头这两件大工程,官桐县是人才紧缺,县令大人忙得脚不沾地,他也跟着忙起来。
很多事事情县令大人不放心交给别人的都是由孙志去处理的,比如偷摸着押运红薯粉去边关。
当然他不用去边关,他只需要押运到指定地点,朝廷就会派人过来接收。
最近他三不五时就出差,一去就是半个月。
据秘密消息,朝廷准备对边境用兵,现在都在悄悄集结粮草,这事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免得走漏了消息,所以粮草都是由皇帝的心腹悄悄准备的,都不敢在京城动作,奸细多。
而官桐县的崔县令,前些日子就收到了朝中宋大人的密信,让他秘密准备粮草,主要是红薯粉。
这不,这事就是孙志负责的。
红薯粉厂现在已经是加班加点在干了,就连林氏一族的厂子都在县太爷的要求下扩大规模,能做多少做多少,最好是三班倒一刻不停歇,县衙全部按照市价收购!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林族长虽然不知道县太爷的意图,但是他也知道这是好事,本来这个红薯粉厂每家都有一人在厂里干活的,现在妥了,也别一家一两个了,有空就来!
家里孩子小要在家看孩子的?没事,背背上不耽误干活。
各家婆子都会过日子,背孩子干活咋了?她们以前还背孩子下地呢!现在只是
第174章 不许再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