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的名声极好,朝中的文官,多半皆师承崔家,且太子妃还是崔家女,他们未曾想过皇族人会想铲除崔家。
也因此听到崔渝时被人行刺,他们着实惊讶。
可听着寒门子弟的动静,几人皆明白了,又觉得可笑之极。
\"竟让这些落榜学子,传出是渝时窜梭他们落榜。
还说渝时是被情爱冲昏了头脑,因他和我争阿眠输了,就怀恨在心。
想让寒门子弟都落榜,借此来算计我们四大世家的子弟舞弊,好对付我们。
真真是荒谬。\"
云延暄说着,又沉默下来,分析了对方的思路,才看向他们说。
\"这些言论对我们而言,是很荒唐,可对于人云亦云,想看笑话,想要平息科举风波的人,就未必。\"
温帘浔听着,眉心蹙了蹙,静思后才说,\"现在的真相是寒门子弟故意落榜,陷害我们四大世家。
国舅爷他们肯定不会乖乖出来认罪,那就得找一个替罪羔羊。
崔家还真是最为合适的,一则渝时就是会试的主审官,崔家又备受翰林学子的敬仰。
想说服寒门学子都听从,在会试落榜,在世人的眼中,崔家是可以办到的。
二则,渝时也有动机,因爱生恨,看不顺眼我们四大世家,想算计上我们,听着,也没有问题。
我相信这样的言论放出去,虽有人会质疑,可渝时若是死了,再留下认罪书,还有众多学子的口供。
证据摆在眼前,即便有人不信,官府却是可以给一个合理的交代。
那科举舞弊案就此了结,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闻言,庆国公的脸色却是难看至极,\"要杀我儿的,竟真是太子殿下?我的女儿可还怀着他的孩子,他竟然要杀我儿?\"
\"太子殿下确实是最有可能这么做的。\"
云延暄想到太子殿下的作风,挑了挑眉,倒是记起他身边的那位谋士,若有所思后才说。
\"不管是不是太子殿下,终究是皇族要铲除崔家,可朝中有诸多文官皆师承崔家。
一动,朝堂必动荡,尤其是文官,有时候言语可比真刀真枪可怕。
皇族人敢动,这是有了接替崔家文臣地位的人选。\"
\"这很难办到,崔家立足百年,书香名气可不是轻易就能代替的。\"
祁相爷听着云延暄的分析,很赞同,却觉得难办,却是忽然想到什么,眉心拧了拧。
\"王家可以。\"
闻言,云延暄点头,他也是最先想到王家,\"王家乃江南大族,族中子弟腹有诗书,聪明瑞达,在江南一带的名气极高。
还传出,江南才俊十中九王,也就是说,若江南有扬名的才俊,十个中必有九个乃王氏子弟。
不过王氏一族,在京为官者少,都分布在江南一带,可他们的官声甚好。
若入京为官,必个个居高位,皇族人想用王家,来取代崔家在朝中的文官位置,是可行的。\"
温帘浔立即吩咐人去打听王家的动向,看向他们说,\"王家已经有几十年不曾在京为官,可他们占领了江南。
足以可见,他们是有野心的,当初他们从京城退下,也有避开崔家锋芒的意味。
若是能挤掉崔家,王氏一族必然乐意。\"
话落,不得不感叹,\"好绝的一招算计,不
第138章 这可代替不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