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
都督是一州军事首领,刺史是一州民政之首,至于屯田,则是一样分别有着各自屯田都尉负责,只是长安有着一位屯田中郎将,负责所有屯田事务。目前是原本的河东郡太守王邑。不得不说,这我前太守,打仗不行,种地绝对合格,甚至优秀。各处屯田营事务,做的井井有条不说,最为令人满意的是,农闲时候的修缮水利和军训,根本没有拉下,反倒越干越好。
这样一来,再也不用担心,各处地方有着脱离朝廷自立,成为一方诸侯做大的行为。
而且那些原本纵横草原,扫荡胡人的兵马,入籍也有了各自的去处。
愿意回乡的,有着丰厚的报酬带着回乡,还愿意子军中的,除了一部精锐,进了北军,一部精锐留在草原和各处郡守地,做了各个都尉以及都护的骑都尉部,还有大部分,属于各州都督和屯田中郎将予以瓜分。
原本的时候,杨彪明确担心,这么多兵马,一旦战事结束,该怎么安置,所以,提出股异议,鲍鸿也在暗地里为杨烈担心。但如今一看,居然波澜不惊,顺利完成。
同时也建立了几乎牢不可破的边郡体系。
而同时北军也在扩张。
这个时候,谁的心里都明白,逐鹿中原的时机,就要来了。
杨烈所做的一切,都在为那个目标,三兴汉室坐着准备。
看到杨烈这么做,何太后的的信众,原本对于杨烈的担心和怨幽,一下子消散殆尽,直接对少帝说道。
“杨文烈可是你的张子房。莫要辜负了你的师父。”
这是何太后第一次承认杨烈是少帝的师父,以往都是称呼老师。
这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而且留侯张良,别说在高祖时候,就是历朝历代的天子心中,都是一个君臣和谐,善始善终的楷模和榜样。
做臣子的,能够被君主看作是自己的张良,啊就是最高的成就。
开创汉室的三杰当中,唯有张良得意善终。比起别的诸如韩信等人,更是不能相提并论。
边疆平定,草原安宁,自然在不需要那么多兵马的同时,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将待在那里。
至于说各郡都尉,以及草原都护,那些兵马中的曲长军侯足以胜任,毕竟都是老兵,在杨烈这里,不算精锐,但是拿到曹魏,东吴乃至于蜀汉,那就是宝贝,骑军的精英。
所以不用吧大将们,都留在草原以及边郡。
除了并州凉州的都督,一个给了徐荣,一个给了高干之外,其余但凡有名些的大将战将,以及表现突出的骑军将领,同意结到军令,除了留下几支骑都尉的将领之外,都到长安集中。
杨烈要围着随后的大战做好准备了。
第650章 回关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