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永平五年月初三。”
“这就对了”小厮听了后,连忙答道。
萧灵隐又接着询问了几句,才让小厮离开。
旅舍的客房内虽然光线不是很好,但收拾的平整干净。窗外的细雨依旧连绵不绝,打在枝上,带起几分轻鸣。
小桌上的插肉面热气腾腾,那明明是自己最不喜欢的面。这是他家乡的特色面,他自小是吃厌了的,自十五岁后极力避免,可是小厮却说自己亲口要了这碗面。
萧灵隐理了理思绪,心头只觉一阵荒唐。
自己怎么会像小厮所说的那样
又想到救了自己又赠了银两的贵人,只觉一阵庆幸。
虽早知世人艰险,这一路走来,他却是没想到陪伴自己多年,信任无比的书童却是如此对待自己;又叹世间多好人,自己这一路长途跋涉,若不是多人相助,哪里来得到这京都。
“殿下,到了。”马车缓缓停下,马车外的青衣内侍连忙提醒道。
闻言,原在马车内闭目的何安睁开双眼,那眼突然就带着几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愁丝,一贯冷静的双眸也有几分萧索之意。
这一次,他匆匆赶回京城,是为这副身体的生母服丧。
当今陛下共有四三女,这副身体乃宫女所生,为大皇,素来不被看。
当朝皇帝本是郡王之,后应当时宗无,只得另选宗祠之,选来选去就选到了当朝圣皇帝,年不过十八,便草草被大臣们拥护着坐上了这皇位。
有着老干精明的大臣辅佐,加之自身也有几分聪慧,倒也还算安稳。
因为宗去了却无,导致当时皇位不定的缘故,大臣们多次催督选秀,今上便有了四三女。
这幅身体本是在佛寺礼佛,不问世事,清淡无为。
只因前段时间,先是一个小小品官上书请求今上立大皇为太,今上未理睬,接着正品朝议上书求立太,再接着从三品御史丞贺云求立太,一点一滴,自下而上,要求着这高坐于御座之上的帝王确定太人选。
然而帝王不允,只是推脱,僵持,迟迟未下决断。
众大臣其实心头都有些明朗,皇帝偏宠后宫之的柳妃,早在几年前就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封立柳妃为皇贵妃。
当朝皇后一连生了两女,流了两胎,过了十余年到现在依旧无。
无数臣的进谏,早已向当朝的皇帝表明自身的态度。
然而帝心难测,迟迟不表露心意。
事情进展到最后,正逢大皇楚宴生母病死于宫,帝言待皇守丧期过,另行决断。
这一场浩浩荡荡的政治波荡才就此结束。
犹在佛寺礼佛的大皇被急召入宫,等待皇帝的召见。<
分卷阅读120[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