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四章[2/2页]

宋末水浒 蓝色宝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人,又可养活多少无业之民?所以依我看,现时现今,商贾之事非但是无关轻重地小事,而是事关天下兴衰的大事。只要监管得力,大商贾们非但是国家祸事,反而是救天下无地流民的主要力量,将来就是名留青史也未必不能!
      至于老先生所说的担心无人用心耕种一事则无需担心,诸位请想,若是众人皆去行商做工,则当年粮食产量必然减少,而粮价则必然可期,如此耕地种粮之事则又变得有利可图,百姓自然又会回到田间。如此即便是缺粮也不过是短期而已,至于这个缺口,也并非没有解决之道,需知道远在海外的高丽,倭国,具是产粮大国,用我中原的工商之物便可随意换取,又何愁缺粮之患?”
      听了我的解释,柴栾三人心中也松动不少。自梁山在所占之地推行减租减息之政以来,虽然每亩土地所减租金有限,但三家所有之地实在太多,累计起来其损失还是相当客观的。虽然各自心中也清楚梁山所行之策,确实是为民解忧,但家大业大,家中人口也多,降低了租赋之后,三家也开始各自发动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
      今天被我请来,本以为要很是破上一笔钱财,没想到一上来,我就给了他们一个“惊喜”,详谈之下,又发现我所说所言虽然有悖圣人之道,但却不无道理,尤其是最后一句,‘将来青史留名矣非不能更是让他们动心。其实这几位虽然面子上对行商很是鄙夷,但家中却也各有几家店铺,虽然所卖之物多是家中剩余粮食之类,但每年收益也不在少数。因此他们对我开始所提地大买卖很是有兴趣,只不多碍与面子不得不表示出一种不屑的神态来。没有想到地是,我居然能够说去那么一套“歪理”来,有了这个“解决流民”“善待无地之人”“活人无算”等等光辉无比的口号下,三人迅速的相互望了一眼,便立即低下了头颅,开始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开始和我异常详细的谈论起“大买卖”来!
      经过详细的洽谈,很快的,我和赵、柴、孙三家达成了协议,从即日起,三家开始正式支持梁山,并从各家子弟中挑选优秀人才,充任梁山委派之官职。并利用各自的渠道开始向整个山东放出消息,要让整个山东的和他们有联系的大户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这个消息,以形成带头的效益。而我则在保证了三家的政治利益的前提下,还将纺织机的技术以每家白银五万两的价格转让给三家,并承诺不再向第四家出售。
      协议很简单,但就是这一纸简单到极点的协议,却象征着被占领地区的上流社会开始正式接受梁山的存在,并开始向倒向梁山,而梁山这个盗寇出身的匪徒性质的武装力量也开始向大地主阶级靠拢,开始了它从反抗阶层向统治阶层的转变!尽管这个转变现在看来还很小,很微弱,但毕竟是个全新的开始!
      送走了笑呵呵,满意而归的三个老家伙以后,我在心里狠狠的骂道:“虚伪,真他妈的虚伪,明明想要赚钱,明明已经从事商业活动,却非要搞得自己跟个圣人似的,非要有个合适的借口才肯和我合作,搞得跟我求着他们似的,真不知道是我在统治他们,还是他们在支配这我!难怪都说这些人虚伪呢!”
      搞定了这青州的大户之后,我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了登州。好在登州的两户人家本身便是商户出身,对于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相反,在接到了我的一封书信之后,便急急忙忙的快马赶来青州,其反应之敏捷,速度之快,简直是狠不能立刻飞到我身边才好。至于原因则很是简单,我只在那两封书信中写到:“如果对贩盐感兴趣,就来青州一晤!”
      开玩笑,自汉代以来,盐铁便一直是历朝死死控制的高利润行业,谁要是能够进入到盐业之中,那便是跨进了大富大贵的行列,接到我的信后,谁肯落于人后呢!
      很快,在得到了拥有很大自由度的贩盐许可之后,加上梁山一贯的支持商业的政策,以李、田两家为代表的登州各大商户也迅速的倒向了梁山。虽然他们所引起的反应没有赵、柴、孙三家的反应那么大,但实质上的好处却一点也不比那三家小。借助登州海商遍布东南沿海的大小商号,梁山的情报触角再次的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不仅是情报来源更加隐蔽了详细,就是秘密向其他势力的支援行为,也更加轻松,每次运送的物资也更加的多。而梁山在商业上的人才缺口也得到了迅速的补充,李富也终于可以从各中繁杂的事物解脱出来,专心做些其他事情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