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章[1/2页]

宋末水浒 蓝色宝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百五十章
      面对大名府这样一座坚城,我和吴用等人也曾反复推敲计算过,但无论怎样计算,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用尽量少的伤亡来占领这座城池。而由于我所执行的精兵路线,虽然经过了两年的发展和准备,但时至今日,我手中可以用来野战的机动力量也不超过十五万人。虽然如果按照这个时代其他势力所执行的建军思路,山东境内可随时扩军五十万,但却是我所不能容忍的!毕竟大肆招兵扩军的后果之一,便是让山东境内的劳动力严重不足,进而影响到境内各项工作的安排和进程。另外,面对未来几年可能的连年大战,我也不能把山东的潜力一下子就挖掘干净,总要让山东的百姓们过上几天好日子吧!
      处于这两点考虑,进攻汴梁城的策略便定在了一个“快”字上!早前有大名府在那里挡路,若得我迟迟不敢下决心。如今万是具备,正是我进兵之时啊!
      于是在卢俊义走后的第四天,我点起飞骑、武威、神威三万骑兵,并一个由六十门重炮组成的炮营向博州聊城开去!一路之上沿途招集队伍,关胜、宣赞、林冲相继并入队伍,在聊城汇合了杨志和花荣之后,一支七万余人的大军向大名府逼近!
      而依照原来早以制定好的方案,接到命令的鲁智深会同晁盖及一部分后成立的新军队伍,开至濮阳城,由孙立指挥,一共近五万大军从濮阳出发,由南向北朝大名府展开进攻,夹击牵制大名府的守军!
      虽然从距离上说,聊城和濮阳离大名府基本上路程相近。但由于孙立的南路军没有重炮的拖累,和战略上的需要,孙立所率领的南路军只数天后,便开至到南乐城下。
      虽然一开始宋室为了防备我,对大名府屡次增兵,最多时达到了十二、三万人的规模,但这几年来,由于南方战事地需要。加上我相对较为平和一点态度,又先后抽调了不少的部队南下作战,现在负责大名府一线的守备军力已经下降到了八万人左右。而在大名府的东面由于有黄河的两天分支的缘故,所以在兵力的分配上,处于平原上基本无险可守的南乐便成了分兵驻守地重点!城中的守备大将,早以不是什么原来的厢军了,而是由从京中调来的禁军负责。领军大将,姓周名郅。今年已经快六十岁了,积功升至右武卫将军,虽然在军事才干上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胜在年老稳健!对于原本就没想过主动出击,而只是作为大名府南边的一处前哨据点来说的南乐。却是非常的合适。自从老将周郅上任之后,统领着两万禁军及万余民夫,充分的将宋军善于筑城地传统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但将城墙加高加厚,还在城外挖掘出数条堑壕。又引水浇灌。如今南乐城下,光是护城河便有四条之多。另外除去箭矢及滚木擂石不算,还在城中预备了大量的各种油脂。可以说,如今的南乐城真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孙力几万大军的活动,如何能够瞒住敌人。当孙力等人开至南乐城下时,面对已经做好了准备的南乐,也颇有无处下嘴地感觉!
      一连观察了三天,孙力等人也未曾发现南乐城在防守上有何薄弱之处。孙立曾派人架起大炮轰击南乐的城墙,但由于这四道护城河的缘故,孙立军中的那些小炮轰击城墙地效果实在有限。炮击了两天之后,南乐的城墙虽然也多有破损之处,但未及要害,而随军的火药却用去了近三分之一。面对弹药的急速消耗,和可怜的效果,孙立也只能暂时放弃了对南乐的炮击。转而开始想别的注意!鲁智深的脾气在南路军中最是暴躁。连续连天地炮击无效之后,提出自己到城下前去叫战。引宋军出城交战的办法。虽然就连鲁智深自己也不相信这个办法能有什么效果,但在没有别的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要如此了!
      由于怕出去叫战的人太多,而让周郅不敢出城,所以第二天鲁智深仅带了五千兵马来到了南乐城下,排好阵势之后,命人来到护城河边上扯开嗓子开始叫骂!鲁智深的飞狮军中自建军以来,便多由江湖中人组成,而这三百来人则是从这些往日流亡江湖的豪客中特意挑选的嗓门巨大,声音洪亮地人组成,而叫骂地词句则更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这一骂开可真是五花八门,难听之极!可以说从周郅地祖宗十八代开始骂起,直骂到周郅后世十八代,把周家上上下下骂了遍,可周郅楞是没反应!
      城上的守军

第一百五十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