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九章 流民新军[1/2页]

乱世之血 宝宝包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帝谋略不如帝师,防御不如赵峰,内政不如桑琦,侦察突袭不如王雨,筹军不如安相,仁望不如强瑞……甚至连最基本的上阵搏杀也不如军中许多将官。但帝知人善任,能把每个人最大的特长用到实处,这才是作为一个统帅最应当具备的技能。
      ——节选自《帝国评传》
      鄗县城南,几十行清一色的灰布帐篷错落有致地环绕着两排破旧的草房,前面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周围是一圈人工堆砌而成的残破矮墙,营盘外挖有一丈宽两人深的壕沟,因为还是早春旱季的缘故,沟中干涸的早就亮了底。十几个卫兵把守着沟上唯一的一座小吊桥,在他们身后出来一阵阵呼喊之声。这片凸凸凹凹的坡地正是原来帝国北伐时驻扎边军的军营,虽已残破不堪,却被简单修葺了一下,正好拿来当作了舞阳新军训练营中的一个。按照帝制,新兵的训练期最少也要有半年时间,最长的甚至达到五年,逐步淘汰选优的制度不仅为帝国提供了一批批最普通的士兵,也从中产生了许多合格优秀的中下级军官。可现在留给吴青峰的时间却并没有那么长,经过他和大家的仔细估算,三个月就该是东胡人留给他们的底限,所以三个月内新兵就必须成军。
      帝国新兵营的基本训练科目号称四大艺,或是四大技,分别是剑术、击技、射法、长兵。其中光是掌握使用弓箭技巧的射法就又分为骑射和步射两类,操练时最初设五寸之靶,列十步之远,张弓搭箭,以射中靶心者为最。看似简单,目明、力沉、臂稳却是缺一不可。目明始能瞄准,力沉方能箭矢迅捷,臂稳才会射中远方的目标。要想成为一名合格而出色的弓手,除非出身于猎户等行业,否则没有半年不成。这还只是步射,若是骑射就还要学会驾驭马匹,就需要最少一年,不过帝国本就缺马,骑射主要为帝国禁军修习,其余的部队就以步射为主。弓兵因为自身防御能力较低,在帝国很不受重视,尚要训练半年,帝国最精锐的禁军就要最少五年方行。舞阳军因是世袭军户,每家的男丁从年幼起就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成人后每年还要留有最少四个月的训练时间,却成了帝队中的特例,这种入则为民,出则为军的模式和那些胡人倒是有点异曲同工。
      吴青峰现在已经根本顾不上新军的训练,他和赵峰等人都必须为维持冀州新政的良性循环投入全部的精力。因此,从进入新兵营的第一天,一个身披铁甲带着铁面具的将军就独力承担起了这副重担。这位将军并不是跟随舞阳军一同而来,而是在舞阳军进驻冀州几天以后突然出现的。虽然舞阳后军中也有千余人带着铁面,可这些军士大多身材矮小,根本就没法和这位身材魁梧的将军相提并论。由幽州流民为主的这支新军作为舞阳军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标志,第一支不是由舞阳子弟组成的正规鬼军,在后来的战斗中累积起了赫赫威名,以其巨大凶猛的攻击力、强悍坚忍的斗志被世人评价为神州之枪。但就是这支部队一直对带着铁面具的舞阳后军心存敬畏,甚至发展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只要有人大喊一声铁面来了,哪怕是身体再疲惫、斗志再低落,也会突然迸发出令人吃惊的活力,奋不顾身的上前厮杀,据说这一切都是拜当年那位训练他们的铁面将军所赐。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出现在那位将军面前的只不过是一些失去了家园土地甚至是亲人的流民,他们的手握过农具、菜刀、赶羊鞭……可就是从没有握过杀人的兵器。
      梁钢带着一脸幸福的微笑站在新兵之中,原本是心寻一死的他糊里糊涂的一举手,就为自己换来了今后的日日饱饭。“还是当兵好啊,在这么个人吃人的时候,还能吃好多大饼,要是能这么一直吃下去就太好了,怎么还不开饭啊。”看着远处那位戴着个铁面具的将军,梁钢沉浸在对以后生活的美好幻想之中难以自拔,根本没有听见什么训诫,这种致命的错误把他的新兵生活变成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痛苦经历,在以后的岁月中,一直做到鹰扬将军的梁钢都保留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那就是认真倾听别人说的每一句话,“耐心的倾听可以让你活得快乐,取得成功”成了这位出身流民的大将留给子女的唯一家训。
      “开始”一声大喝以后,广场上的新兵开始乱哄哄的从新列队,在教官的呵斥下他们重新按照自己原来的职业分成数行向四周跑去。诺大的广场上,只剩下了十几个和梁钢一样根本没有认真听清楚什么命令的傻小子。
      “你们几个过来,是不是我刚才说的职业你们都没干过啊,说,你原来是干什么的?”那位将军一指梁钢,大声问道。
      “我,我是个石匠,大人,就是砸石头的,您别怕我能吃,我也能干啊,您瞧我这胳膊,我有劲,我,我……”正自顾自说的是十分高兴的梁钢,看着那位将军透过面具上的缝隙射出来的寒光越来越冷,虽说

第十九章 流民新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