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七章 墨家治世[1/2页]

乱世之血 宝宝包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没有人可以完整的勾勒出周先生给舞阳军所带来的影响,这个因为一个书生不堪忍受讥讽,才被从大牢中发现的法墨大家最起码在成汉帝国景泰元年留给大家的印象并不太好。因为他的建议,大军在困牛河修整了两天,险些断送了九将军王雨的性命。还是因为他的建议,舞阳军解散了幽州流民新军,搞得朝廷委派或者说是卖爵封赏的地方官吏举步维艰,使舞阳军团得罪了大批地方豪强势力。可也奇怪,小侯爷对他的谋划偏偏是言听计从,甚至不惜多次斥责与他争吵的王雨。按照王将军的说法,这个家伙本质上就不是什么法墨,而应该是个妖道,一个善于蛊惑人心的妖道。能征善战的舞阳军并不相信那个什么互助会可以抵御住东胡人的入侵,虽说军人不干涉朝政,但给予那些草民如此之大的自主权正好像是在不断挑衅着朝廷的威严。周先生对所有的猜疑与咒骂并不以为然,在安国侯的强力支持下,幽冀两州正进行着一场神州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如此大规模的墨家治世的尝试。
      接到朝廷的诏书以后,仍无法长时间理事的吴青峰还是召开了一次长达几个时辰的议政会,受命总领幽冀大小军政事务的他既然得到了朝廷的任命,就必须立刻扑灭州境内的下克上的风潮,对于直接辖地越来越少,失去大半江山的当朝而言,两州的赋税至关重要。会议是在极小的范围内召开的,其余的人无法了解会场里的详情,据担任戍卫任务的亲兵们说,会场的气氛非常激烈,光茶杯就被摔坏了十余个。反正会议散后,舞阳军团的核心层就很少过问两州的政事。赵峰和强瑞分别出任幽冀二州的兵曹从事全力训练军队,整肃装备,那位周先生却一人担当起了两州的治中别驾职务,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两州长官也就是安国侯吴青峰的主要助手,伤愈后的王雨被委任了一个东胡中郎将的职务,熟悉帝国官制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针对某种特殊情况临时设立的职位而已。难道那周先生真有什么法术不成,会让一向排外的舞阳军拱手将浴血奋战得来的权力旁送?好在三位将军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怨言,王雨虽然隔三差五的骂上一阵妖道,也还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了兢兢业业,于是幽冀两州的发展轨迹开始按照那个什么法墨学说运转开来。
      周先生首先和以遣散军人为主的互助会达成协议,除朝廷原有赋税徭役之外,各郡县不再增加其余杂税,当然如果爆发战事,情况再议,这一点也得到了那些经历过战事的互助会成员的赞同,毕竟战事一起,再贪图小利就很可能面临家破人亡的结局。一个月后,幽冀二州震动京师的下克上风潮逐渐平息了,那三位劳军使也不无得意的开始在京城吹嘘起自己安抚为上的计谋是如何正确。其实更大的举动还在后面,成汉帝国景泰二年,幽冀两州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学校,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学校根据学生的倾向与能力,而制定了一套具体、富弹性又切合各种需要的计划。把他们分为不同的组别,加以非常有针对性的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完全和帝国原有的大小学堂背道而驰,不要求学生精通什么六艺,不会培养你具备一个官员贵族应有的什么繁文缛节、峨冠博带、高雅礼仪,他需要的只是让你在你最擅长的领域达到极至。
      吴青峰对这所学校的成立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巨大兴趣与关照,他派遣专骑赶回舞阳城专程取回了一块匾,一块成汉帝国开国皇帝御赐的牌匾——安国舞阳,这块匾本来一直悬挂在

第三十七章 墨家治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