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二章 龙困浅滩(四)三年[1/2页]

乱世之血 宝宝包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多长?谁也不敢断言,尤其在这乱世之中,灾祸连连,今天您可能尚端坐家中,享受着齐人之乐,明天没准叛军或乱民就要了您的性命。先皇升天以后,战事已经持续了数年,这场没有尽头的争斗已经把神州大地祸害的地瘠人贫,无数家庭妻离子散,每天都有无辜的生命倒毙在路旁。所以活着的时候就更要享受生存的乐趣,对战争结束已经绝望的民众拥有了一种畸形的心态,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买命钱,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成汉帝国的京城出现了一种异常的繁荣。酒楼、妓院、商铺、戏园,各地的货物源源不断的输入,又很快的被消耗掉,就连帝国境内绝迹多年的奴隶市场也再次应运而生。平民的身份是好听,可它换不来饭吃,换不了衣穿,还不如卖身为奴,以豪门为庇佑,许多人都认为,屈辱的活一时也比有尊严的冻毙路旁要好的多。一边是锦衣骏马的权贵大户,一边是衣衫褴褛的草民百姓,什么尊严、荣誉、名声,全都被这个时代抛弃了,大家只是在努力的活着,在为能有命看见明天的日出而辛苦的活着。
      在京师这个纸醉金迷的地方,只有一处是冷清寂寞的,秋风带着落叶扫过长街,微微的刮起一个小旋,一片早就枯黄的叶子随风飘起,径直落在那块金色减退的匾额上,那匾上六个烫金的大字还依稀可辨—御赐安国侯府。俗话说府看匾、人看衣,从这块匾退消的颜色就可以判断出这宅子的主人早已失势,属于京城里的破落豪门。院子里向阳的地方置放着一张软榻,天已是正午,一个人却依然高卧榻上似乎睡得正酣。
      “侯帅,侯帅,东西送来了,您还过目吗。”一个家人小心翼翼地问道。
      那榻上高卧的年轻人猛地起身,目光游离了一阵才落定下来:“不看了,跟来人说,东西不要送了,太多我也没用,只不过便宜了那些大人们。”
      那家人诺了一声,轻步走了出去,院子里立刻又恢复了宁静,只有那秋风带着落叶发出沙沙的回响。
      十几匹快马迅疾的离开这条长街,一转眼就已失去了踪影,但是他们临走时在府门前都不约而同的行了个大礼,这一切也都完完全全的落在门口小茶馆老板的眼中。半个时辰以后,一份很潦草的秘报已经层层转手呈报到卫尉府中,府中的书办草草的扫视了一眼:“辽东来人,共送上四车物品。”秘报很简单,处理也很简单,书办一招手,一个衙役就拿起这份秘报随手搁置在偏屋一个硕大的木架之上,那木架之上有一个同样很简单的标题:“安国密档。”厚厚的灰尘已经把这标题遮掩的十分模糊,就连放置一份秘报都带起了一片灰尘。吱呀一声,偏屋的门又被锁死,那个老衙役嘴里还在叨叨着什么:“三年多了,白白弄废了一个将军。”正午刺眼的阳光下,老衙役突然回想起自己第一次看见那个人的时候,那时自己刚刚从禁军抽调到卫尉府中,执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监视那个人,那时的那个人名满京华,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甚至大有超越了皇上和朝廷之势,无数人在传说他重然诺、轻生死,是帝国的柱石忠臣,有多少京城的少年郎把他当作偶像和楷模,在士子们的口中他的忠义之心简直可以算作这乱世里的标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么出名的一个人也早就被大家遗弃在脑海之外,现在偶尔有人提起他,说的也会是“他啊,不正是某人原来的统帅吗,可惜,废了。”是啊,废了,就跟自己这条病腿一样,彻底的废了,老衙役摇摇头,很奇怪自己怎么会想起这个废人,谁知道哪天这个人都没了,想他做什么,京城很大,很多事要忙,在他身上不过是白白浪费精力和时间而已。
      三年多的时间太长了,长的可以让我们彻底遗忘一个人,甚至可以长的更换一个朝代。有的士子会说,三年很短,短的不过是沧海一瞬,有的士子也会说,有的东西不会随时间的更替而被人遗忘,例如忠义、道德和人格。但很不幸,这些也只能是说说而已,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他们当年再三提及的名字就已经那么轻易的被他们遗忘了,乱世之时,英雄辈出,而那个叫吴青峰的小侯爷只不过是个不幸的过客而已,丝毫没有什么价值。
      “吴伯,三年多了吧?”
      “少爷,是三年零十个月一十三天。”
      “这么久了,朝廷还是不放心吗?”
      “少爷,府门前的绨骑已经少了很多,但卫尉府还是安排了不下十个人在监视我们。”
      “监视,这些可爱的大人们,如果有同样的精力放在治国大略上,神州早就安定了。刚才来人说了些什么?”
      “好像九将军的脾气越来越坏,二将军也约束不住他了,百姓的生活还好,从各州去的移民也越来越多,毕竟那里是块难得的乐土啊。”
      “乐土,乐土,快了,乐极必生悲啊。”
      “我明白,这就提醒几位将军们。”
      “不用了,他们比谁都明白。”长叹了一口气之后,说话的

第六十二章 龙困浅滩(四)三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