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四章 以下犯上[2/2页]

乱世之血 宝宝包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用一场兵祸来形容。家乡的惨剧和亲人亡命的消息接踵而来,这已经在一些南方士卒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可是禁军不住灌输的忠诚观和荣誉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压抑住自己的愤怒。现在这最后的制约已经不存在了,那些该死的老爷们居然高声喊叫着想要谋逆,这不仅是不忠之举,也是公然对禁军传统的挑衅,杨家可以控制住禁军的全部中上级军官,但是他们无法掌握每一个禁军士卒的想法,由广陵附近地区征召而来的士卒为主体的禁军宿卫左营第七队注定要在成汉帝国的历史上留下难以抹去的一页。
      按照士兵们简单的想法,相爷是个好人,而且是个大大的忠臣,他提高了禁军士卒的待遇,他坚决回绝了那些大臣劝进的奏章,而且当今的太后还是他的亲妹妹,于公于私他都不会背弃帝国,现在这个局面搞成这样,关键就是相爷身边的那些家伙。听宫里的太监说,那些胆大妄为的奸臣竟然敢在朝议之时要挟太后,逼迫皇帝退位,这其中尤其是杨善华那个奸臣最为大胆,他当年在兵部的时候就欺凌士卒,克扣粮饷,把禁军当作他家里的奴仆任意驱使,这个大恶人现在每夜公开在府第密谋,他的马夫酒后曾经得意的说过,很快他们就会进宫抢走传国玉玺,再硬把相爷推上皇位,此人不除,国不安宁。
      田武原来的名字叫田黑狗,现在的大名是从军以后请军中的吏目给起的,他从一个长枪手开始做起,尽职尽责,还在马惊的时候救过偏将军的性命,这样差不多经过将近十年的奋斗,终于做到了百夫长的位置,军中的长官非常欣赏他,不但让他回乡带回了一批年强力壮的兵勇来禁军效命,还允诺很快就会把他提拔到强锋校的职位,对于这些,田武都非常感激。禁军的待遇一贯优厚,比起地方的府兵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些年他积攒下了不少赏金,慢慢的在老家购置上了几十亩好田,也算让家人享上了有子之福。可是没成想天有不测风云,南边开战之前,他就派人捎信给家人,让他们远来京城避祸,可老母亲舍不得那田地和耕牛,硬是不走。结果大军过境,全家六口,包括他那还在呀呀学语的孩子都死在战火之中,逃出来的乡亲不敢在家乡停留,一路跑到京师想通过他告御状,告那些官军肆意屠杀百姓,奸淫妇女,冒充军功。田武很愤怒,但是他的力量太小了,他知道想告倒那位统军的杨大将军决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队官可以办得到的。他要等,等一个时机,等一个自己给自己伸张正义的机会,所以田武一休息的时候就磨刀,磨他腰间那把锋利已极的钢刀。
      其实禁军宿卫左营第七队的大部分士卒都在磨刀,只不过是在心里悄悄磨着。杨春雨根本没有给广陵留下多少活口,在他的眼中,那些百姓既然没有与藩王对抗,那就无异于一同谋反。彭城义兵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为了确保那支漫长脆弱的补给线不受骚扰,保证大军如期攻克南阳,他采取了最直接的办法,那就是不分兵民一概诛杀。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禁军的一些营帐内整夜都似乎可以听到隐约的哭声。按照常理,禁军的统帅必会对此事加以关注,不把这些士卒逐出军中,最少也会拆散他们的编制,把他们分别安插到别的营中,以免出现兵变。可惜杨思槐大人太忙了,他整日里忙着在京师内弹压反党的噪动,夜里还要和二伯商议怎么能尽快把族长推上皇位。将军忙,副将们也忙,忙着拉关系,探听消息,为将来的一切早做打算。这样一来,那几份关于禁军中部分士卒有异常情绪的报告就随着大多数公文一起被无限期的搁置起来。
      和宫中那些大宦官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那些大宦官外结权臣,内仗皇宠,行事谋划都有诸多考虑。而宫中的众多小宦官只知道太后和皇上就是自己的主人,主人要是倒了,那么象狗一样被豢养的自己也注定没有什么好下场。高高的宫墙还阻断了外界的很多消息,而谣言反倒是越传越盛,有人说杨善华已经下令,准备等杨春雨一回京就开始一场大屠杀,天可怜见,那个魔王可是杀起人来眼都不眨。惴惴不安的小宦官中也有个把亡命之徒,反正是一死,那还不如索性搞他个鱼死网破。有个掌管宫中谜档的宦官突然想起一段前朝的旧典,那是也是外戚专权,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几个忠心耿耿的宦官假传圣旨,把外戚的首脑诱骗进宫,随即在一些护卫的帮助下铲除了外戚,国家这才度过了危机,领头行事的六个宦官还被皇帝封为侯爵,贵极一时,这个故事通过一代代宦官的口述一直流传至今,那六位出身卑微的侯爷也成了一代代宦官的偶像。
      借助同乡的关系,小宦官们很快在禁军之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整个帝国的大人物还在为即将发生的变故争论不休的时候,那些卑贱的人已经决定把天要捅出一个大窟窿了。

第一百零四章 以下犯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