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手机
那是95年春夏之交,终于手机可以公开购买了,排了2个多小时的队,终于在再三核对试用后,我夸张的举着盒子走出营业厅,一挥手taxi,1万块的手机都买了,还能去挤“大盒子”公交车?丢不起那人了!
这个烫手的疙瘩,烧的我一夜没睡,1块钱1分钟,不便宜啊,也没什么人可以打啊,其实也真没必要用得上它。不过,那感觉就像傅彪在《没完没了》里抱着“路易13”一样,也从那时开始,我觉得自己有点上晃了,仿佛沾着这块“砖头”的光,我也跻身有钱人的行列了。
后来我才明白,有钱人和企业家彻头彻尾的不是一回事。
企业家和有钱人的不同之处小结于以下几点:
1、较之企业家,有钱人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钱人多为财富积累较快且手段灰暗,他们往往遇到问题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得失、注重既得利益;
2、较之企业家,有钱人缺乏爱心和关心,他们往往表现出的付出不是迫于无奈就是为了标榜自己,亦或者,虚情假意的拙劣表现以至于不识字的孩子都心知肚明;
3、较之企业家,有钱人缺乏包容心和承受力,一旦出现问题,就打着查处责任人的旗号刨根问底、严惩不贷或借以要挟,从不去在自身找找原因;对于处罚有章不循,希望把造成的企业损失加倍地让员工来赔偿;
4、较之企业家,有钱人更注重的是自我崇拜和注重表相,而不是脚踏实地、居安思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从潜意识里始终认为企业是自己的,员工是靠自己的施舍才得以生活;
5、较之企业家,有钱人缺乏高瞻远瞩和心胸气魄,有钱人对待员工的心态往往是指山卖磨、画饼充饥,只负责描绘美好的未来,不关心当下的给养;
6、较之企业家,有钱人缺乏言而有信、令行禁止,仿佛制度只是自己管理下属的一个工具,自己不在受约束之列;对待决议率性而为,朝令夕改,喜欢一言堂;
7、较之企业家,有钱人缺乏亲和力与人格魅力,有钱人喜欢居高临下,希望员工感恩戴德,对待员工的疾苦与建议虚情假意、敷衍了事,自然得不到员工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
8、较之企业家,有钱人的成绩主要靠的是机遇、魄力和吃苦耐劳,而不是深谋远虑、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和决胜千里。
以上所说,就是本人在开始有点小钱时候的心态真实写照,绝无仇他人之富的意思,纯属个人自我深刻之剖析,如有类同肯定是巧合。我个人认为,目前的中国,不缺少有钱人,缺少的是企业家。
这也是为何改革开放30年的大浪淘沙,自始而今仍然健在、活跃在市场经济舞台上的企业家少之又少的不争事实,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许许多多的有钱人被后浪无情地拍在了沙滩上,眼巴巴的死不瞑目还不知死因。
技术,有时候是自己逼出来的。
平时车间机修都是请兼职的技师,机器出了问题就撤换下来,等技师上门集中修理,可能是这个技术比较稀缺
谁疼谁知道——多少春秋风雨改(十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