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章 社会变革(1)上[1/2页]

龙游宇宙 龙平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2006年春节中国政府开始大规模的反腐倡廉至2009年国内初步完成工业转型,乃至到后来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的发展史上书写了隆重的一笔。这段时间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无论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领域的发展都是一日千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令世界各国震惊。
      2006年起我国在国内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反贪“运动”。“惨绝人寰”这个词是套用2007年美联社一篇关于中国反贪方面臭名昭著的社论的题目。“运动”这个词则是国外某国际新闻社评论中国在搞政治运动。这些虽然中国政府不承认,但是从处罚力度来讲,确实一点不低于建国初期进行的“三反”、“五反”运动。在这场长期的反贪活动中,数千万的人受到牵连,为他们贪婪的行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中国国内经过深入的反贪,社会风气大变。最显著的变化是2008年以后中国餐饮业大幅亏损,饭店和各种娱乐场所纷纷大批关门。纠其原因,再也没有人敢用公款大吃大喝了。
      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孟秋讲的笑话“要让所有和贪婪有关的人做鬼都还债。”这句话的起因是这样的。由于在查出的贪官中,发现不少犯罪分子已经将赃款挥霍一空。虽然根据2006年的反腐败十项措施政府官员贪污犯死罪,亲属如果涉及,将与贪官同罪。根据这条,犯罪分子虽然已经伏法,其家属也得到了惩治,但是巨额的赃款无法再追回,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根据反贪的最新形势,遵循宪法从严、从重惩治腐败分子精神,2007年中国人大出台通过了一项针对腐败分子的补充规定(史称712条款)。对贪官犯罪,家属涉及,同罪处罚这条做出了修改,不再判贪官家属的死罪。而是规定凡是腐败分子造成损失无法弥补的,首先以本人的所有财产作抵,不足部分以直系亲属的财产作抵。如果还不够补足赃款,将由其本人和直系亲属用以后的收入逐步偿还,直到偿还完毕或其本人和直系亲属全部死光为止。所有的扣款将在个人电子银行上,按月根据每个人的收入自动扣除,只保留最低生活资金。反正实行个人基因身份证后,每个人只有唯一的银行账户。想抵赖不还根本不可能。除非他的电子银行账户永远没钱。但是这也是不可能的,除非不想活了。另外还规定,如果犯罪分子是贪官,在偿还所欠赃款时,提拔这个贪官的上级领导要偿还所欠赃款的50%。并规定如果提拔贪官者本人无力偿还,那么提拔贪官者的直系亲属要分摊偿还。并且也规定如果数额巨大,要偿还到其亲属死光为止。并且还规定如果现有财产不够偿还的,法院有权提前取出犯罪分子和其亲属养老金账户上资金偿还债务。用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话“要让腐败分子及其受益者一生都为自己贪婪的行为付出代价”。
      时间:2007年8月4日上午9点
      地点: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公诉,开始公开审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北京市副市长蒋树明,利用职权私自胡乱提拔干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一案。在2006年北京开始市严厉打击贪污的行动中,根据反贪部门的调查,由于原北京市副市长蒋树明胡乱提拔厅、局级干部13人,这些人大肆收受贿赂,共给国家造成7亿人民币的直接损失,经过反贪部门的努力,只追回了5亿人民币。其余的资金全部被贪官们挥霍一空。并且在案发后在他的住所搜出大量巨额存折和现金、黄金首饰等,随即被批捕。根据全国人大最新通过的反腐败补充条例,检察院依法对蒋树明提出公诉。他的罪名是渎职、受贿、以及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今天担任审判的审判长叫王贤明。在2006年开始严厉打击腐败分子后,他先后审理了十几起影响较大的案件。由于频频在媒体前曝光,已经成了全国闻名的大法官。今天也不例外,中央电视台发自栏目进行了现场直播。这起案件是在人大提出712反腐败补充条款后进行审理的,受到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人们关心的是根据特别条款蒋树明及其直系亲属对巨额损失(2亿元人民币)将承担多大责任。
      上午9点随着一声开庭的声音,案件准时开始审理。在审判过程中,控辨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经过一整天的审理。下午4点法庭宣布了判决结果。最终宣判蒋树明死刑,并判处其赔偿损失的50%。一个月之后蒋树明的上诉被驳回,依法被执行死刑。接着赔偿公款开始执行。其妻子、儿子、女儿开始承担债务。法院首先拍卖了他的两套豪华住宅,以及家中的高档家具和其他值钱的物品。他儿子开设的一家电脑公司同时被查封,随后被法院依法拍卖。至于他们个人的储蓄账户只留每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其余的钱全部扣除抵债。这件案件整个审判、上诉、执行的过程中央电视台都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电视台播出后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根据后来国家有关部门的记载,直到蒋树明的女儿去世后,他的1亿元的债都没有还清。在蒋树明被枪毙后,他的妻子、儿子、女儿一生穷困潦倒,背着沉重的债务,终年过着没有尽头的日子。其儿子、女儿分别与自己的妻子、丈夫相继离婚。谁也受不了长期好不容易赚点钱,就被国家拿去给死人抵债的日子。蒋树明的妻子因为强烈的生活反差,再加上受不了周围群众的白眼,一年之后精神失常,其儿子及女儿此时已经自身难保,没法给她进行治疗,她在精神病医院很快去世。当蒋树明的最后一名亲属――女儿去世后,中华联盟电视台对此事以“贪官的下场”为题目作了报道和回顾,警世后人。
     &nb

第十章 社会变革(1)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