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不能摆出一副抢占土地的姿态,”曹操看见劝谏自己的是谋士刘晔,便反问道:“虎牢关地势险要,是九州中枢,这样的地方在别人手中,对我们总是个威胁,怎么能够不去占领呢?” “虎牢的战略位置虽然重要,但是也绝非无法攻克之关,但是引起刘驰的怀疑,可就没有什么好处了!”刘晔说道。“何况刘驰军队距虎牢尚近于我军,彼与杨奉日日交战,怎么会不知道关上已经空虚,却反而不占领,难道不是在等着我们去占领么?” “此时京城动荡,朝廷不稳,如果明公不先安民心,反而有什么动作,很容易刺激刘驰。”荀彧也在旁说道:“如果他们对明公怀有敌意,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明公入京的事情恐怕要遭受挫折,或者他索性将天子迁往晋阳,我们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了!刘驰此人,素重真诚,如果明公不占据这座关,或许他还会将这道雄关让给明公守戍,但是如果明公先摆出抢关夺地的架势,他一定会有所动作的。” 曹操沉吟半晌,转脸问郭嘉,郭嘉笑着辞让道:“知人论事,嘉不知刘驰其人,不能评说,但是这区区一道关,怎么能阻挡明公的去路呢?不如早入关见刘驰!”曹操听了,心中顿生计策,喝令全军速进,却不占关口,径直来会合刘驰。 一时越过虎牢数里,前面尘头大起,一将领军前来,正是吴霜。 曹操大笑道:“子霖,别来无恙乎?”吴霜看这位故交,自从在荥阳那最后的一面,已经是六个年头。当初他们的孤军奋战为曹操的撤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看来这位兖州牧大人似乎一点也没有把过去的事情放在心上。多少年来吴霜虽然知道兄长与自己,以及所有的朋友们都没有危险,可是那六千士兵,完全都死在了战场上。所以难免对曹操有所痛恨,但是这个历来颇有争议的人,比自己还不拘小节,放诞得到了超乎想象的程度,又那么的让人感到亲切,一方霸主的威势脱俗也就在于此? 曹操已经年过四旬,他的胡须比当年留长了,眼神中依然还有那样的桀骜和轻视一切的感觉,吴霜在犹豫,希望曹操对于国家的热情还没有完全消逝,可是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在吴霜看来,他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只有曹操能帮他。 但是现在正是双方互相试探地时候,吴霜曾经劝刘驰速占虎牢,但是刘驰却没有这样做,他正是要看看曹操入京究竟是为了什么。 曹操没有占据虎牢关,看来他的愿望是入京城,在刘驰看来这或许是对于天子的忠诚,但是在吴霜看来,这不过是更大志向的反映。 或许对他个人来说,曹操当初的做法是他所鄙弃的,但是现在,不管是面对的是曹操还是袁绍,他都要达成自己的目的。 “承蒙曹公所赐,还算不错!”吴霜话中有话,毕竟六年前的荥阳之战,是改变他命运的事情,他不可能不耿耿于怀,否则至少刘驰不必经历两年的奴隶生涯。 “右将军大人在哪里?”曹操似乎没有在意他的情绪,看见吴霜的军队矛戟峥嵘,不由得还是微微色变,即使自己身后是二十万大军,但是如果不能控制京城,百万大军也是无益,何况刘驰军队的战斗力也是不容小看,将来如果真的难免一场龙争虎斗,还要多加小心呢。 “兄长在后面中军,请曹公前往会面!”吴霜在马上抱拳说道。 “这……”曹操还在踌躇,荀彧策马上前,说道:“大军尚在田野之中,不如先各自安下营寨,再行会晤!”曹操略一沉吟,看了看对面的吴霜,回头对荀彧说道:“文若,军中就交给你了,暂且在此驻扎,我想还是亲自走一趟的好!”说着把马鞭一扣,独自走上前,向吴霜道:“烦请子霖带路!” 吴霜微微一笑,说声请,就策马与曹操并辔,而他身后的士兵也依然严阵以待,似乎面前曹操的军队不是盟友,而是对手一样。 曹操的身影消失在刘驰军队的层层刀枪之中,荀彧皱眉道:“主公的胆色,的确不是我等所能比拟!”郭嘉却笑道:“荀公最清楚,不这样如何能让刘驰信服?”两人相顾而笑,荀彧便传令扎营。 马昂首阔步地在刘驰的军队里缓缓前进,曹操要整理一下思路,刘驰能招自己进京,物资的供应是让自己立住脚跟的一个台阶,但是刘驰这个人似乎并不是完全的董承、杨奉之流,他的弱点是什么,需要试探一下才能够知道。 我曹操终于走上了拥立天子的道路,但是面前还有很多障碍,至少这个刘驰,是最大的也是第一个。 他的军队并不是那样的剽悍,但是却有一种特别的气势,一支具有自卫却没有侵略的意识的军队,在到处都是流民组成的军队的今天,这并不奇怪,但是刘驰就凭着这支军队,自从介休起兵以来未尝一败么?到处都像是一个整体,如果一块铁板无隙可入,那将用什么手段来摧毁他呢?曹操陷入了沉思,如果必须一战的话,这还真的是强劲的对手呢。 “又或者根本不成为敌人!而是朋友!”身旁的吴霜望着远方,忽然说了这样一句话,根本没有看曹操,可是曹操怎么会不明白那句话就是在对自己说,而且还十分的契合自己此时的心情,切中了内心的忧虑。 “曹公不觉得这样的劲旅,最好还是作为朋友么?”吴霜继续漫不经心的问道,“真正可靠的人,不是董承将军?”曹操略一错愕,旋即笑道:“我们当然是朋友,右将军召曹某入京,固然是不忘旧识,但是对于国家的大事,也丝毫没有马虎呢!” 在我们的军中,曹操也不得不小心说话,毕竟现在这个环境,还不是太适宜!吴霜心中暗想,否则他怎么会是这样拐弯抹角的人呢? “曹公!”刘驰策马在众人的簇拥下出现在曹操面前,在曹操的眼中,当年的那个慷慨激昂的人还是老样子,只不过多了几分沧桑感,但是眼神中的敦厚任侠,还是一如当初,一点都没有减少或者掺杂上别的什么成分。 “曹公能够兴起义兵,共同来辅佐天子,驰感激不尽!”刘驰果然第一句话就是有关于天子的,和曹操预想的一模一样,也与荀彧的描述没有什么两样,看来一切都容易了,只不过稍微的动一点脑筋,但是千万也要顺着他,否则的话苦头也会吃不少的。因为曹操清楚如果被刘驰怀疑是在打汉朝江山的主意的话,他是一定要血拼到底的。 “操久在山东,灾扰不断,国贼执柄,王路不通,所以致令天子蒙尘,不暇救驾,现在听说右将军安定朝廷于东都,日夜思来,奈何无王命,镇守地方,又不能轻离……”曹操慨叹一声,转忧为喜道:“幸得诏书降临,操乃尽起山东兵马护驾,愿随右将军麾下讨贼!昔年曾与右将军并力沙场,如今又能得此机会,岂不快哉!”说罢挽刘驰手大笑。 刘驰本来听他说忠诚之状,面呈喜色,但是又听他说起当年之事,多少有些不快,但是那些只不过是私嫌,现在要紧的是天下的诸侯来襄助朝廷,讨平那些顽固分子,安定天下,曹操再如何,也是为了安定天下而来,对朝廷怀有忠诚的诸侯并不多,日前荀彧的话也给了刘驰很大的触动,天下要夺取汉朝江山的人何其多也!就算当初曹操半路撤退,也强似那些高卧不出的诸侯,这样看来,他对曹操的印象又稍稍改观。何况刚才他也故意没有夺取关口,就是要看看曹操此来,究竟为了什么目的,想不到曹操真的没有占领关口,这样的魄力,也的确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朝廷中许多官员与他结交,看来也不是偶然的事情。 “此处说话不便,”吴霜在旁说道:“帐内已经置席,请曹公与兄长入内细谈!”说着众人都下马,吴霜在前引路,刘驰挽着曹操手,进入帐中,三人入席对饮。 “现在能得到孟德的帮助,真是汉家的大幸!”刘驰说道:“从今往后,我们便是并肩讨贼的战友了!以往的不快,也就都忘记了!”其实这些事情,曹操倒是早就没有记挂在心上了,只是吴霜和刘驰身为受害者,总还是有点耿耿于怀,现在刘驰的话也算是诚恳,从今往后,都是为国家,也就没有什么好记挂的了,吴霜也认可这样,和曹操在合作之前表明自己的公家立场,也算是个必要的程序。 曹操没有说什么话,只是举起酒杯,向二人示意,然后一饮而尽,表示接受对方的建议。但是三个人都感到了一丝沉重,毕竟这接下来的话题,恐怕就没那么轻松了,或者说一定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 这是一个相互试探的过程,刘驰和吴霜的结盟意思彰显无遗,那么我呢?朝廷中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局势?曹操心中合计着:以文若看来,董承并不如刘驰可靠,但是刘驰却是朝廷中执掌大权的将军,如果自己要成为这样的角色,就必须取而代之,所以说董承未必是个好的盟友,而刘驰绝对是个强劲的敌人。这样的话,即使我们在此结盟,又能稳固多久呢?不管怎么样,还是先稳定局势,我们在实力和贡献的潜力上,都要胜过刘驰,那么何不在和平中渐进的取代,采取中立态度,而不要逼迫刘驰动武,或者因此背上逆臣的骂名才好。 一方面希望曹操是个忠诚的人,可是他带来的那么多军队,难道不是一个很危险的标志么?另一方面,防范曹操的阴谋活动,但是这个素来有名气的刚正不阿的人,在入京之前就送来了一个月的粮食,缓解了京城的危难,也不能说完全值得怀疑。可见此人还是有忠诚和阴谋的两面的,刘驰看着曹操,心中逐渐倾向于未来的美好,只要我们二人能够精诚合作,那一定会是百姓之福。 冰炭是不能同炉的,吴霜也有自己的一套打算,和刘驰的却不尽相同,自从刘驰诘问他为什么要监视天子,吴霜就已经觉得刘驰并不适合在这个国家的首都居住,尤其是不适合国家的权力中心。为政的人总是要讲求一种现实,朝廷绝对不是理想主义者的乐国,那么比如说天子的性格,让吴霜感到了高鸟尽、良弓藏的掌故,但是如果要刘驰放弃在这里的责任,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要是有个人,更强有力而又适合这个位置的人,来接替兄长,那么我们就可以躲避开这些灾难了。因为根据吴霜的看法,刘驰留在朝廷中的确是个灾难。 “不知道曹公对于现在的大势有什么看法?”刘驰率先开口,他不想忍受大家的沉默,至少把曹操请来,不是为了相顾无言的。 “请恕曹某直言!”曹操的眼神中散射出光彩,已经显现出了锋利:“右将军也是以外藩身份入京,虽然拥立天子,佐佑皇家,但是却不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如果其他诸侯背叛抗命,恐怕也难以削平。未定之国,尤以兴农强军为业,而将军根基在晋阳,却远来洛中,输入粮米,能够支持半年,想必已经疲弱,如果要是继续下去,不但不能平定违命之臣,反而会进退维谷,自取败亡!” “但是只要皇家需要,我刘驰身为臣子,怎么能够不供应?”刘驰脸上的表情显现的很复杂,但是还是毫无犹豫的说出这句话,毕竟惊诧的是为了曹操对自己情况的了解,想到了荀彧来京城的一路,也就明白了他之所以会清楚地原因。“所以请曹公入京,就是为了这件事,天下之事,自然不能我刘驰一人独掌,天下悖逆狂妄之辈虽多,但也不乏忠诚智虑之臣,驰不能阻隔贤路!” “不错!”曹操大笑道:“刘公何必太过勉强?操虽不才,也知道该尽臣节,京师所费粮米,全在我曹孟德身上!将来讨平李傕、郭汜、张济等乱匪,人力财力,我曹孟德也都尽力贡献!” “曹公当真有此大义,驰代京城百姓,感激曹公!来日当表曹公为司空!”说着刘驰离席向曹操行礼,曹操连忙下座,握住刘驰手说道:“还记得当年我们共同讨伐董贼,关东各路诸侯,全都怀着观望态度,只有将军与操能够西向追敌。虽然被人出卖,破军杀将,曹某不肖,避战而走,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现在想来,都不能不汗颜。当时已经上愧对天子,下有负贤昆仲,这次将军还能给操这样一个机会,操只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敢再有丝毫马虎,否则上下皆不能容。我们也算是能够再次联手讨敌,攘除国害,曹某誓不相负,我们精诚合作。就算现在朝廷衰微,内外交困,也一定会有解决的一日。圣朝中兴,全赖将军,曹某愿倾力协作,不可再为延误,否则天下大祸至矣!” 刘驰大为感动,缓缓说道:“天下食君之禄者太众,肯为君分忧者实寡,若诸侯皆如曹公,何愁天下不宁?愿与曹公相与为一,齐心协力,驰不通国政,但求曹公主持……”吴霜见刘驰这么容易就被感惑,心中不由得着急,连忙说道:“二公为朝廷大计,各尽心力,不如早日入朝,谒见天子。名正则言顺,曹公有供给京师的功劳,我兄弟愿意联名表奏,未知曹公还有何意见!不妨就此先知会,若果然利国利民,我兄弟也好在朝中呼应。” 曹操见他口口声声说“我兄弟”,分明是在警示自己,朝廷中还是他们兄弟二人说了算。心中不由得踌躇,说实话,刚才的话也不全是虚伪客套的话,辅佐皇家,也是曹操多年的志向,现在既然能够得以入朝,就正是有所作为之际,刘驰如果真的有心于朝廷,那双方的合作,总比对峙强的多。如果说天下的诸侯,曹操还真的看在眼里的,也只不过就是那几个人,刘驰可以说是一个异类,现在见到了,越来越觉得如此,就算是控制了朝廷,还能够如此开张,这换做我曹孟德,是绝对不可能再招其他诸侯入京的。想到这里,不由得感到有点钦佩刘驰,或者如张杨,自己既然没有野心,何
妨撤退到外藩,根本就不会将这个大大的包袱,背负在身上,而只是为了一个名义。可以说刘驰是不懂得政治的利益,也可以说他是一身正气。 人总是对自己不具备的东西望洋兴叹,曹操也是这样,但是吴霜恐怕不会
第十章、龙虎斗京华,智力谋食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