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七策定国是,万姓以动迁[1/2页]

武林大会 歆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近来曹公为国家操劳,日理万机,真是忙碌啊!”吴霜面对着曹操,带着笑容说道。一连十几日,吴霜每天来求见曹操,却总也得不到接见,倒是日日在朝上碰到,曹操却有意不理会自己,摆出一副专心于朝政的态度。其实他做的事情也不少,先是弹劾了杨彪,把他下狱治罪,免为庶民。又诛杀了几个官员,顺便参了张杨一本,把他变成了朝敌。这下连司空赵温也辞职了,天子见朝廷中没有人敢站出来说反对曹操的话,索性顺水推舟,封曹操为大将军。但是袁绍听说了这件事,大发雷霆,说什么曹操几次都是因为他的缘故才生存下来,现在竟然要位居他之上,便写信来斥责曹操,曹操惹不起袁绍,就把大将军之位让给了袁绍,天子又任命他为司空,才算了结了这些事情。  曹操既然当上了司空,就把荀彧、程昱、满宠、夏侯惇等人册封一遍,朝廷里更是曹家的天下了。董承再度托病不朝,曹操知道他的心病,也就由他去了。再有十几日,就要迁都许昌,而宫殿御制之物,早已齐备,只是等待着在洛阳尽礼仪,然后再行迁都的事情了。  吴霜何尝不明白曹操是有意回避自己,但是没有办法,现在他在朝廷中得势。吴霜想要做的事情,曹操也明白,只不过是在拖延,但是突然听到了兄长在弘农击败李傕、郭汜的消息,曹操的态度就转变了,这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本来刘驰只不过是在逃难,准备夺条路逃回并州也就是了。李傕郭汜果然没有准备,陕津被宋明轻易拿下,刘驰却也和李郭在弘农附近对峙上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击败了李傕、郭汜,李傕死在了弘农,郭汜逃回关中,十三万大军,投降了七八万人,使得刘驰的军队骤然增加到了十二万。徐晃又扼守着函谷关,威胁着洛阳,这样的大胜仗可是令人震惊的事情。如果兄长能够善加利用这样的条件,曹操也不得不小心了。难怪他虽然摆出一副不慌不忙地样子,难保内心也是迫切的想见我呢。  “吴霜本来不想来打扰曹公,但是现在国都迁移在即,有些问题还是要请教曹公!”吴霜笑着说道。  现在刘驰打了胜仗,吴霜才会这样的胸有成竹,曹操心里也在盘算,当时刘驰的逃亡,他没有出兵去追逐,一方面是想放刘驰一条生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外界的压力,三来是董昭的计策,可是现在刘驰竟然以蛇吞象,把李、郭这么强大的力量都吞并下去,这岂不是当时的失策?现在吴霜跑来无非是在搞外交,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真是一个不好把握的问题呢。  “子霖有什么问题?”心中虽然徘徊,但是外表上是不会有什么反映的。  “当初后将军刚刚入京的时候,尚书令荀公曾经从许昌来,问后将军现在的国贼是什么人。后将军回答说是李傕、郭汜,荀公却说天下违命的诸侯,不臣的地方,都是国贼。不知道曹公以为这样的看法如何?”  “仁者无敌,”曹操徐徐说道:“各方诸侯都是受到皇恩沐浴的大汉子民,怎么会不臣呢?”  “人虽然不想吃虎豹的肉,虎豹却想吃人的肉,所以才要杀死他们,把他们的肉晾干,把他们的皮寝处。难道曹公想要宽恕中山的狼么?”吴霜说道:“先前袁绍为了朝廷中位次的事情写信来责难,吕布进入朝廷讨取封赏,张杨和吕布勾结在一起,杨奉、韩暹这些国家的罪人还窝藏在淮南,吕布讨了封赏却不纳还土地,反而努力训练士兵,为了对付谁呢?袁绍虽然作为河北的大诸侯,却不来朝觐天子,私自设立官员,统帅冀州和幽州。明明北方的贼寇屡次进攻,他却要采取和亲的政策,他的管辖区域在河北,却每每派遣官吏到黄河以南来,他是在窥伺谁呢?荆州的刘表,几次出兵北上,近来又占据宛城,在叶县设置重兵,这又是为了攻击谁呢?太平道的余孽王铎,伪称齐王,拥有近二十万的兵马,背靠着大海,斜倚着泰山,濒临着淮水,却从来不建造船只,偏偏要购买许多的战马,这又是要向什么地方驰骋呢?汝南的刘备,先前敢于驰援徐州,现在专门招收盗贼,拥有数万的兵力,盘踞在颖水、汝水的下游,推举袁绍的儿子为孝廉,在吕布从兖州逃跑的时候容纳过他,这又是在仇视谁呢?”  “不错啊!”曹操慨叹道:“拥立了天子,操将会越来越被诸侯所孤立啊!”  “曹公忠于肯与在下坦诚相对了!”吴霜笑道,脸上还是那副温和的表情:“人不能没有朋友,治理国家的人也不能没有盟友。我的兄长刘行彰,占据着并州却从来不与诸侯争胜,一听到陛下有难就立刻来到京城。虽然以前曾经与曹公有过不愉快,还是邀请曹公一同来辅政,这就是大忠无奸,大公无私的表现。曹公现在是朝廷的股肱,我家兄长是朝廷的功臣,如果因为一些小人的挑拨而仇雠相对,那么无疑是国家和社稷的灾难。曹公的境况也不是高枕无忧,我家兄长的志向也没有完全的实现,我们想要为国家做点事情,不想与国家的股肱之臣起冲突,这您能够信任么?”虽然这是为了说服曹操,但是也不能说不是吴霜和刘驰的心愿,因此即使是面带着微笑,听起来也还是很真诚,曹操也点头表示接受。  “如果我兄长没有回到并州,那么晋地就会被高干取得,袁绍的领土扩展,人民增加,对于朝廷和曹公都是不利的。现在我们回到并州,愿意偃武修文,与曹公和睦相处,万一有所驱使,也当竭尽所能。但是困扰我兄长最大的问题,就是名义的问题。仲尼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立。袁绍曾经对我兄长有恩,我兄长又重恩义。当初我兄长还牢牢控制着京城的时候,我就已经再帮助曹公了,难道曹公不能信赖我么?要是不用大义名分笼络住我兄长,恐怕还是会对曹公不利。”吴霜摇头叹息道。  “子霖的意思我明白,”曹操缓缓说道:“令兄与公孙瓒无仇,袁绍一纸书信,他就出兵征讨,本初其实有几次对不起令兄,但是令兄侍奉本初还是一如既往,这就是他重视恩义的缘故啊。的确如子霖所说,如果我不给他一个大义名分,他就还会为私情所累,那么,子霖的意思是不是我奏请天子,派遣皇子镇晋阳,然后让令兄辅佐呢?”  “正是这样,唯其如此,才能让我兄长尽心竭力侍奉曹公。皇子与天子乃是父子,那么子助父,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何况我兄长来到洛阳半年多,耗费大量的民力、物力,虽然免得罪责,却是这样的返回并州,那岂不是太过于狼狈?他虽然击败了李傕、郭汜,却屯兵在弘农不走,甚至重兵扼守函谷关,就是因为不太甘心受辱离去的缘故啊!”  曹操目光一敛,凶光四溢:“恐怕令兄之所以不走,是因为子霖还留在洛阳的缘故?”  “那是自然!但也不尽然!”吴霜正色说道:“兄长与我情同手足。我愿意为他与虎谋皮,他也不会丢下我不管的。”  “哈哈哈哈哈——”曹操纵声大笑,抚摸着胡须说道:“好一个与虎谋皮,但是子霖也一定会知道,这头虎也愿意把皮送给你们?”  “如果曹公答应,那说明吴霜没有看走眼。”吴霜谦虚地回答,手拢在袖子里。  “那么好,”曹操心中暗想,原来吴霜是把性命赌上了,赌的就是我是个英雄,那么我也不会让他失望的,不就是区区一个皇子么?有什么了不起的?难道襁褓之中的婴儿会发出什么号召?就算他有什么借口,难道会有用么?等他这个娃娃长大了,天下也早就恢复安定了,我有什么好担心呢?还不如顺水推舟,他们喜欢名分,喜欢愚忠,那就由他们的性子去。我曹孟德可不管这些,毕竟我看中的,还是并州的实力,和吴霜他们的智谋。  “我明日就奏请天子,把皇子封为晋王,由子霖送往晋阳,任命刘驰为前将军,兼任晋相国。”“多谢曹公!”吴霜起身再拜。  “子霖没有必要谢我,”曹操的声音又恢复了平静,“只要刘将军能够真正的为天子出力,子霖也就不枉今天来说这一番话了!”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秋,曹操迁都许昌,大封官员。同时皇子晟封为晋王,前将军、安熹侯、并州牧刘驰代为晋相国,大司农吴霜护送皇子前往藩国,他本人却一去不复返。刘驰此时在征讨李傕、郭汜余党的进程中。马腾、韩遂趁机攻略三辅,两军从东西两面进攻关中,胜负的局面还不清楚。乱世中新的局面又形成了。  “现在战况如何?”吴霜一到了刘驰的驻地,安排好了皇子的居所,就开始询问前线的状况。  “李傕已死,郭汜率残众逃往郿坞,段煨把守潼关,张济已经逃出武关。”刘驰说道,“眼下我军在收编西凉降众,京城的情况如何?”刘驰虽然这样发问,但是他何尝不知道曹操已经逼着朝廷迁往许昌?虽然董昭屡次劝他早日返还并州,但是吴霜没有回来,他是无论如何不肯走的。陈群态度刚好想法,极力劝刘驰乘胜攻取关中,但是刘驰又左右为难,现在吴霜回来了,那么就可以早日决断了。  “现在朝廷已经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所幸兄长名节没有亏损,反而有所增益。”吴霜说道:“我也总算不辱使命了。”  “舍弃天子并不是我所愿,”刘驰叹气道,“但愿今日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否则我的罪过可就大了。可是既然现在皇子还在军中,我想我们还是尽快回并州的好。”  “主公!”陈群上前说道:“我军新胜,将士一心,粮草有靠,运筹得宜,虽然皇子身在帷幄,但是必无忧患。最多派一支人马护送皇子回晋阳,可是现在主公可不宜轻易返回。弘农阻断长安、洛阳。西面关中,山河险固,阻塞崤山、函谷就可以抗衡天下。东面三河也是险要的地方,还有公明将军镇守关隘,如果夺取起来十分容易。周、秦与大汉都是占据关中,修明守备,背负陇右,面临潼关而兴起大业的。现在李傕身死、郭汜丧胆,关陇一带并无强敌,主公携十万之众,呼啸而定关中,经略三辅,再以并州为辅翼,进可以制中原,退可以略巴、蜀,这真是帝王万世的基业呢!”  刘驰听了,微微动容,不住地点头,却问其他人:“诸位以为如何?”  “属下也以为长文的意见不错!”张正先答道:“趁着我军士气正盛,就直入关中,也好再增加一块基业!”  “非也!”董昭在旁说道:“长文虽然通达古道,但是可惜不辨时宜。自从孝光武皇帝中兴以来,所以不建都长安,因王莽之乱,疮痍未复。故而宫室东移,三河一带,有漕絻之利,虽无稻禾绢布之产,亦能致承平。但是比来羌胡作乱,屡犯三辅,李、郭作乱,人民流离,现在只怕虽然三辅间千里沃野,已经是饿殍遍野,何况马腾、韩遂及西羌诸种窥伺于外,郭汜、段煨、伍习、张绣等盘踞于内,若要取得三辅,岂得容易?而镇守旧都,兴复大业,又谈何容易?李傕遇刺而死,我军战胜十分侥幸,郭汜尚且有数万军队,遏制险要守护潼关,虽然我们这里有十万军马,但是多半是西凉兵,手臂能不能指挥手指还是问题,何况在险要的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文王兴起于丰、镐之间,趁着的是商纣无道;秦国起于雍、渭,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戎人,没有后顾之忧;高祖兴起,也是因为敌人全都在关外。现在我们就算能够占领一块残破不堪的三辅,还耽着富庶的名字,受到别人的窥伺。想要恢复起来,至少要十年。而背后马腾、韩遂不断侵扰,又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现在三辅正在饥荒,主公难道有把握抚恤这些灾民么?就算今年度过了,长文有办法解决明年的问题么?愚意以为不如回到并州,厚殖民产,先解百姓危厄。”  “子霖,你认为应该如何呢?”刘驰见董昭和陈群各有道理,也不知道该如何决定,理所应当的来询问吴霜。  吴霜却听董昭说李傕是遇刺而死,不由得思绪联翩。莫非是崔江终于下手杀死了李傕?那么他也一定不保了,可惜,可惜!不过既然破了李傕,贾诩又会到哪里去了呢?也没有回答刘驰的问题,反问道:“李傕是被何人所杀?兄长可知道贾诩的下落?”  刘驰一怔,不明白吴霜为什么问这个,反问道:“子霖说的是哪个贾诩?”“还会有哪个贾诩?就是李傕的谋士,官拜建议将军的贾诩贾文和啊!”“我军击破李傕之前,贾文和就因为得罪了李傕,被驱逐走投段煨去了!因此不曾见到。”  “原来如此,”吴霜自言自语道:“否则贾诩要在军中的话,恐怕兄长也难取得这样大胜。”“可是李傕是怎么死的呢?”  “李傕于帐中遇刺,他的军中大乱,郭汜想要乘机侵吞李傕部属,结果内讧起来,我趁机将他击破,逼围在湖县,李傕所属大半投降。”  “这样说来,”吴霜继续自言自语:“那一定是崔永清所为,可

第十五章、七策定国是,万姓以动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