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这次虽然主意打得巧妙,但是说到底也要对方配合方可,对于这一点,我倒有些担心呢!”一个年轻人对身旁的老年人说道:“恐怕这次人家来者不善,再加上之前的恩怨,想要从中取利,是难上加难!”说到这里,不由得展颜欢笑道:“丞相这一来,我就放心多了!说到底,大王还是肯听丞相的话。”他们身后是如云的营帐,整齐有序的排列,一队队的士兵在巡逻或者站岗。 “郭奉孝从淮南赶来徐州,都说此人难缠,我只是想亲眼见识一番,老夫不善言辞,真正要见机行事,还要倚重广之!”老者也豪爽的大笑。 “不过……”朱宇面露难色,“大王行事,一向出人意表,这次……或许杨公还不知道,大王已经病了数日了,我等众人去探望,见大王的确形销骨立,这病势来得似乎甚是猛烈,因此我才以郭嘉来访为由,请杨公无论如何来徐州,可是现在,大王的病竟然倏忽间又好了。” “有这种事?”杨肃表情凝重,“广之可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 “大王刚过不惑之年,富于青春,平日又多保养之术,怎么会有不测之疾?多半是心病。我是半路参加,并不了解黄天起事,只知道大王与当年的大贤良师共事南华道人为师,日前有秘密消息传来,道是大王恩师南华道人于十余年前就被其侄所害,所以这十余年来,大王一直被假的南华道人所蒙蔽,恐怕就是因为听了这个消息,才让大王感到忧伤难过!” “我等也都是大贤良师的弟子,被你这样一说,我也有些彷徨呢。如果说大贤良师和大王不过是遵从一个道士的摆布的话,那么我们所谓的黄天当立,也只是一场美妙的梦幻罢了。”杨肃慨然道,朱宇自己不曾参加过那场风起云涌的黄巾起义,一时没有想到杨肃等人可能会产生的消极情绪,这样说来,当时一同看望王铎时,众人都有些神色悒郁,自己竟然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因素。 杨肃颜色又缓和下来,摇头说道:“若是五年以前,或许还会怀疑,但是现在我们可以自己打造一个黄天。黄天即使从来都不存在过,那么我们难道不能让他诞生在人间么?少了他人的掣肘,事情将会变得更容易。话又说回来,我相信大王是个有主见的人,更不会凡事听从他师父的话,即使这个师父是真的时候,他也不会甘居傀儡的。我们在路上已经耽搁了太多时间,既然大王已经振作,我们是该面对眼前的事情了!”他撩开衣襟,大踏步地走向州府,朱宇也紧紧跟随在他的左右。 “丞相也来了!”王铎虽然已经称王建制,但是还保留着宗教领袖的风貌,依然是一身道袍,行在也十分简朴,见到杨肃从临淄赶来,连忙请他落座,虽然是大病初愈,但是一向保养有术,现在的气色也不差。 杨肃顾不得多寒暄,或者是问候一下病情,便直奔主题道:“郭奉孝与主公见面否?他都说了些什么?” “来到馆驿已两日,孤还不曾与之见面!”王铎说道。 “哦?”杨肃脸上露出笑意:“大王为何不接见他?” “日前身体不适。何况淮南战事正紧,孤王觉得如果多拖上几天,曹军方面的使者将会更加焦急!”王铎皱眉道:“或许条件会更加有利些,而且……” “而且我军的战备事宜还未完全准备好!”杨肃补充道,“这次是与吕布或者曹操交战,我青州精锐恐怕都要做好出动的准备。” “既然杨公来了,不如尽早接见使者。”朱宇进言道,“是否需要来一个下马威呢?” “不必,”杨肃道:“郭奉孝是颖川名士,著名的才智之人,会料到我们有威吓的举动,也清楚该如何对付。所以一开始就摆出这样的架势,一定会中了他的意。只有和善在先,恐吓于其间,才能出其不意,打乱他的计划,才能挫败他说服我们的打算!不如以礼相待。” “既然如此,通知郭嘉明日来州府进见,就由广之陪同他过去!” 且说郭嘉在馆驿中居住三日,已知徐州城中大致情况,此处本是军事要地,而今更因王铎驻在而厚增兵力,郭嘉粗略推算一下,约摸有八万之数,这已经超过了曹操的兵力,不由得让他仔细思量,推敲王铎的想法。朱宇因为随同王铎驻在徐州,又被委以大鸿胪之任,因此接待一事,几乎都是在与朱宇打交道,其他倒还好,只是这青州官员,一概以朝廷体例,九卿随处可见,让郭嘉大感不便。 现在王铎既然说要接见,之前他似乎是不急于见郭嘉,郭嘉也清楚,即使自己再着急,也不能沉不住气,王铎一向是沉着冷静之人,现在汝阴在吕布的围困之下,汝阴是许都东南方向的大门,如果丢失,恐怕陈留和许都都要暴露在吕布的铁蹄面前。同样的,六安则在曹操的逼迫之下,如果六安被攻陷,则曹操从淮水之南到大江之畔的疆领就连成了一片,刘勋也可以直接来会合曹操,这也是吕布所绝对不能承受的。双方都在围魏救赵,也都不能撤兵回援,因此双方都很焦急,战局稍微的变动,都会引起胜败的倾斜,吕布自恃有张杨、刘备呼应,没有派遣使者来到徐州,而只是以陈宫的名义写了一封信。说到这里还是吕布太天真又太傲慢,王铎这位一代枭雄,怎么会因为吕布区区的一封信而甘愿被他驱使? 其实对于曹操来说,也并不打算要和王铎联手攻击吕布,只要双方能够井水不犯河水,至少王铎不要在曹操攻取吕布的时候偷袭兖、豫一带,更好一些的结果是王铎能够攻击吕布,让这位天下闻名的飞将首尾不能相顾也就够了,郭嘉很清楚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也清楚自己的决定在曹操那里的分量,这点是重要的,因为一个使者必须能够全权代表本势力的愿望,他所做出的承诺也要能够兑现,对于这一点,郭嘉是很有自信的。于是在这样一个早上,他准备好了一切,虽然内心焦急,但还是神清气爽的等待着谒见王铎。 “郭大人,我家王上等待与大人会面,在下请为大人带路。”朱宇一身朝服打扮,前呼后拥的进来,虽然他不过及冠之年,却是久历皇都风物,因此对于仪礼之事,比那些因为黄巾起事而兴起的豪杰们有所不同,也正是因此,王铎才在众多功臣中更加倚重他,每逢庆典礼仪之事都交付给他。 郭嘉早知道朱宇,在自己尚未到曹操帐下效力之前,这位著名的少年英杰就曾经作为使者,给曹操留下了深刻印象,事情已经过了三年,每次曹操谈起青州的人物,虽然痛恨王铎善于落井下石之外,也不免赞叹杨肃的老成谋国,太史慈的勇义双全,以及朱宇的机敏睿智,郭嘉清楚地记得,曹操说到这三人的时候,常常带着略微的羡慕,但是更多的显然是遗憾,爱才如命的主公的确是如此。 “大……大人不必多礼!”郭嘉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他本想称呼朱宇的官职,但是实在觉得别扭,即使在许都有众多的朝廷官僚,也不像这里这么出现。王铎实在是太过慷慨,将所有公卿的爵位都封给了手下,而那些人有很多又极为令人不适。比如一个显然曾经是操刀屠户的或者弄棹渔夫的人,自称是光禄勋或者是太常,起码的礼仪都不懂得的人,做了掌管礼仪的官,怎么可能不给人以困惑。还有一点就是官僚们过于年轻,惯于在满是白发公卿的行列里穿梭,忽然看见稚嫩的还未生胡须的大鸿胪,俨然是太学生做了公卿,也正是因为习惯了朝廷,在这里才感到别扭。 郭嘉正为即将见到王铎,还有这样的低级错误,而感到有些惭愧。朱宇粲然一笑,“我青州官职与别处不同,大人只需直呼我广之便好,只是在下其他的诸位同僚,大人见到他们时最好称呼官职。”郭嘉清楚这些人很多都是草莽英雄出身,现在身份地位不同,多半喜欢他人尊称官职,郭嘉本也洒脱,对这些不甚介意,只是实在很少有这样的经历,一时不适应而已。刚才开口一犹豫,便已明白,之后再不会出现类似的纰漏,只不过朱宇如此温文提醒,这份体贴劲,倒让郭嘉心中一暖,连忙答道:“奉孝明白。” 一
第九章、说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