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三章、舌战(上)[1/2页]

武林大会 歆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吴质一听说叔叔要去杀死袁绍的使者,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拉住吴霜衣袖告道:“阿叔不可造次,这里是孙将军的地盘,你在这里杀了袁绍的使者,他面子上不好看,多半要坏了叔叔的大事。”  吴霜看了他一眼,依然盯着自己手中的剑,冷冷说道:“怕什么?我听说孙将军豪勇,我在他眼皮下杀了陈琳,或许正是对了他的口味,怎么能说要坏了大事?我看正好是件好事!”吴质一怔,暗想他说的也有些道理,不过转念一想不行,还是不能让他冒这个险,正要再说,吴霜把剑丢在地上,哈哈大笑说:“季重不要担心,我是在和你开玩笑呢!我压根就没有想去杀他!”说罢又起身,正色说道:“我明日还要去见孙将军,季重你暂且回家去,这件事不要告诉孙将军,毕竟是玩笑话,有人当真了就不好了。”吴质听说如此,才放了心,便点头告辞出来。  但是转念想想,还是觉得不放心,刚才吴霜神态目光,分明都流露出了要行凶的意思,莫非是要支开自己而后行事?吴质不免有些担心,便叮嘱驿馆官吏注意,自己径自来见孙策,陈述如此这般,并说道:“家叔一向有过人之智,而且果决,倘或他真的杀死陈琳,我们只怕要陷入被动。”  孙策本已准备就寝,吴质忽然来访,听完他说,不由得笑道:“令叔若是果真这么做,我孙策倒该佩服他!不过在这之前,我看最好还是阻止他!”说罢自己披挂衣服,就领吴质出来。到了馆驿中喝令驿官不得声张,自己伏在吴霜门外向里看了一看,但见吴霜正在伏案书写,虽然灯光昏暗,还是看见他形容俊昳,举止端正,不时又搁笔沉思,看样子是不至于有什么非常举动,孙策不由暗自赞叹如此人物齐楚,便转过身来带吴质出来。  “令叔果然是说要杀死陈琳么?”孙策出了馆驿,信口问吴质道。“我看怎么不像?”  “将军没有看见他说那话的发狠神态……”吴质说道:“的确有此事。”  “那他一定是叫你不要声张了!可是你还是忍不住告诉我了!”孙策又忍不住笑起来,一翻身跳上马背,手里拿着鞭子随手一指馆驿之内,“这个人不简单,我看陈琳未必是他的敌手,所以我要换一种办法来对付他!”又对吴质说道:“时辰不早了,你也回去!”吴质点头上马,因他年纪既长,又已经出仕,自然不便再在诸葛瑾家中住宿,现在是在府衙里居住,而孙策家正在府衙旁边,两人也就一路同行,却各自想着心事。  孙策那一句话,分明是在点出我对于叔叔的话没有认真遵守,吴质自来多心,到此也不由得暗暗盘算,但是我之所以违背叔叔的嘱托,说到底是为了将军好,那将军那样的笑,代表了什么意思呢?叔叔刚才的行为,怎么也不像是开玩笑,如果他料到了将军要来,而故意安安稳稳的呆在里面,然后等到后半夜再动手,那将要如何?将军又究竟想要如何来对付叔叔呢?  孙策则在一边沉默不语,虽然脸上笑意未退,心中却是划了好几个问号了。现在袁曹决战已经成了定局,可是并州和青州这两翼的态度还没有明朗,虽然说日前天子颁布了诏书,赦免了皇子,纳曹操之女为妃,又封刘备为江陵太守,稳定了南方的局势。而袁绍也派人出使青州,王铎在徐州整顿军马,这样看来他出兵的重心将要是丰、沛一带,也就是说他已经和袁绍达成了协议,要共同对付曹操了。刘驰的态度至今还不明朗,论起来曹操诛杀董承、董后,刘驰应该是第一个做出反应的,可是现在他迟迟没有表明立场,孙策不由得怀疑起这位汉家最为忠诚的臣子,是不是已经开始为利益而变了。如果陈琳是代表袁绍来的话,那么吴霜自然没有道理也是代表袁绍,无疑是要代表曹操的,之前他从许都来,也更证明了这一点。  可是,孙策不禁狐疑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吴质,这个部下是他的侄子,他既然不想刺杀陈琳,又为什么设下这个局来骗他呢?就算是有政治上的目标,以他的为人,也不该欺骗利用他自己的侄儿啊!莫非他知道吴质一定会把这件事告诉我,所以要让他失信于我?这也说不通。而如果吴霜真的去杀死陈琳的话,我只需把他捉住,交给袁绍就是了,我最多失一些面子,他丢掉的可不只是自己的性命,难道他会冒这个险么?  吴霜在馆驿中看着如豆的孤灯,微微笑着,他早知道吴质会告诉孙策,孙策也一定会派人来监视自己的举动,只不过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刚才在写东西,外面在窥视自己的竟然就是孙策本人,他也不知道孙策已经准备改变策略。原本他故意通过吴质之口告诉自己袁绍的使者也在,而且就住在自己的隔壁,用意不过是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让袁绍和曹操的代表使者都看到他江东孙策的重要,然后展开激励的竞争去争取拉拢,而孙策在这种情况下所能获得的利益也就成为了最大的。这样一种简单的心理,吴霜身为使者,又怎么能看不透?所以便扬言要去杀死陈琳,惊吓一下吴质。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叹气,自言自语道:“季重,不要怪阿叔用离间之法,孙策没有那么笨,他只会想到阿叔为了并州,连自己的亲侄子都要欺骗利用,对你来说只能有益,不会有害!倒是叔侄各事其主,需要处处留心才行。”  次日便起身整理衣冠,吴霜身穿礼服,乘车来到州府门前,刚一下车,却发现对面还有一辆车,一位官员打扮的人正从里面出来,吴霜虽然不认识,但也知道此人多半就是陈琳,便把麈尾悬在袖中,上前行礼道:“陈大人,在下这厢有礼了!”  陈琳约有四十多岁,留着三绺胡须,一张白净的脸孔,显然是安尊荣贵的生活所造就。一看吴霜盛装打扮,但是年纪却很轻,不由得一怔,江东臣僚多半是年轻人,便把他认作是孙策派来接待的使者,也连忙答礼道:“不敢当,这厢还礼了!”礼毕又问道:“足下在尊姓大名?在孙将军帐下居何职?”  这句话把吴霜也问得一愣,但是他旋即明白了陈琳是把自己当作仪宾了,心中好笑,只说道:“贱字不足挂齿,在孙将军门下,也并无我的名册。陈大夫里面请!”陈琳见他如此说,料想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只是礼仪周全,进退得宜,将来必然是个不可限量之才,孙策手下连迎来送往的门人,都是如此才俊,恐怕江东俊彦,将要更难对付。何况还有那个吴霜,刘驰手下最为重要的大将,他将会如何代表并州和豫州发言,或许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陈琳心中在想这些事,也就没有多在意面前的这个年轻小辈,提衣襟迈上台阶,向里面而来。吴霜则在旁紧紧跟随。  一进门却发现里面两行甲士,在中庭站立,两边刀剑森严,江南春色晴好,锋芒上都闪着日光,看上去让人眼前一阵眩晕。陈琳没想到孙策在院落里面设置了这么多武士,不由得被晃了一下,幸而吴霜在旁扶住。陈琳冷笑一声,阔步向前走去。  对面台阶上站着一员武将,见二人进来,大声唱道:“有请使者!”他声若洪钟,震得两人耳中一阵轰鸣,两面武士听到请字,就将手中武器向地上一挫,齐齐的一声闷响,像是两排石人,眼睛只盯着对面,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陈琳面不改色,登上台阶对刚才那个唱礼的雄壮大汉低声说道:“只不过是二十个武士,这个院子太小了,不足以展示将军的威武!”那武将还未反应过来,陈琳就已经走过去了,吴霜没有说话,只是嘴角撇过一丝微笑,自然是紧紧跟随。  一进前厅,里面早已坐满了人,分两面坐下,左右各三行,总共三十个人,但是在这间厅堂中却丝毫不显得拥挤。左面是文官,右面是武官,一面是冠带争齐楚,一面是鳞甲耀光芒,看来孙策也有心要他们看江东人物,才排下这个阵式。  陈琳看这架势,就清楚这次的任务没有那么容易就完成,不过他来自河北,什么样的场面不曾见过?又岂能被这样的阵势吓住?便微微一笑,向众人致意,便举步向上面的席位走去,一个公服冠带的人迎上前来,行礼说道:“在下孙将军帐下长史张昭,奉孙将军之命,权尽地主之谊,请二位使者先与我江东臣僚畅言,将军在整理衣服,马上就可出来相见。”  陈琳和吴霜自然一起还礼,不过二人都清楚孙策说是马上出来相见,估计不吵出个天翻地覆他是不会露面的。倒是陈琳吃了一惊,回头看吴霜道:“足下难道不是孙将军派来的识宾么?”又问张昭:“这位先生不是你们的人?”吴霜微微笑道:“在下北海吴子霖,之前就见过陈大夫了!”说着抬手让道:“大夫请先入座。”看陈琳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张昭也明白了两人的误会,便笑道:“吴大人虽能识宾,宾客不识吴大人!二位不必礼让,请坐下说话。”  当下陈琳和吴霜联袂入席,坐了东边的席位,张昭作陪,坐了西边的席位。向二人介绍在座人士,虽然有二三十人之多,但都是江东俊彦,甚至有些是天下闻名的人,自然也是一见就能记住。只是武将中前两个席位还空着,不知道是给谁留的。  张昭看着这二人,明明各揣心机,却还恪守礼仪,如此相敬,但是不知道一会谈起话来,会是如何的针锋相对,说不定撸袖揎拳,破口大骂的情况都有可能,对于聚会来说这样的情况出现,无疑是主人的失败,但是对于外交的场合来说,这样无疑是主人的成功。吴、陈二人都是来争取孙策站到他们的阵营中去的,他们两个是竞争的关系,将军在接见他们之前,先把这两人放在一起,自然是要他们先斗个头破血流,这样的用心,不可谓不妙。张昭想到这里,似乎已经看见了二人互相攻讦,面红耳赤的模样,心中大乐,但是脸上还要故作严肃,轻轻咳嗽了一声,把两手掖在袖子里。  陈琳本来已经准备好了要在这里大展口舌之利,压服江东人士,然后说服孙策,也有心理准备是要见到天下的另一张利口——吴霜——然后与他进行当面的交锋的。可是没想到吴霜不是在自己面前,而是从身后冒出来的,这多少让他有些意外,但是现在既然已经坐下了,便尽快的理顺自己的思路。他才思敏捷,很快的就平静好了心态,准备先对付吴霜,但是话题还是要主人先开,他便默默观察着张昭的嘴唇,一旦他开口,便好施展了。  吴霜坐在那里,把麈尾从袖子中取出,做好了清谈的标准姿势,眼神却在扫视下面坐着的众多文武。从吴质那里,他已经听说了江东文武的对立,这无疑是可资利用的形势,但是陈琳自然是联络孙策出兵攻打曹操的,如果说武官能够支持陈琳的做法,那么文官就会反对。今天坐在这里谈论,文官的意见自然能够占据主导,但是孙策本人是个骁勇善战的人,年纪又不过二十五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即使取得了这个胜利,也还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不过,吴霜自从来到江东之后,他也就改变了一些主意。孙策的这股锐气是一定要使出来的,只不过不该对着曹操,吴霜本来打算只让孙策按兵不动,但是想到袁绍和曹操之战,或许要旷日持久,想让孙策等那么久,恐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那么只好引他去征讨刘表了,牵制了刘表,对于曹操来说是个大为有利的局面。所以说现在的情况是陈琳、吴霜都主战,对文官来说,两人没有占便宜,而主战的对象不同,或许能让武将也分裂为两派,这样一来,陈琳和自己,就谁也占不到便宜,就全都靠着自己的实力,来一次公平的争夺。  席上坐的三人各怀鬼胎,半晌都只是互相打量,迟迟不肯说话,文官犹可,武将早就忍不住,一时底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张昭跪直身子,干笑了一声,底下立刻安静下来,张昭拱手先对陈琳说道:“袁公发檄文讨伐曹公,真是言辞恢廓,气概不凡,昭也听说,此文为先生所做……”说罢从袖中取出一道绢书,抚摸良久笑道:“昭也窃爱其词句,裱録在此,把玩默诵,爱不释手。”说着看座下各文官,“江左名士,恐怕也是人手一卷!”众文官都面露笑容,不置可否,看来的确是人手一份。  “承蒙雅爱,琳不胜惶恐。”陈琳谢道:“不过诸君负经世之才,荷家邦之望,参与军国之政,难道就只是看到这道檄文的文采么?”陈琳见他们一开口

第二十三章、舌战(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