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两难[1/2页]

武林大会 歆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夕阳西下的天空忽然涌起了无限的云彩,城头上飘荡的旗帜显得有些单薄,这座紧邻黄河的城市陷入一种悲凉的气氛中,面前翻着白色波浪的河水,似乎隐隐约约传来千军万马呐喊般的声音,程昱有些走神,定了定心思,眼前还是一望无际的河水,侧耳再听,除了河水奔流的声音之外,也并没有其他。  程昱走下城楼,心中感慨良多,东郡太守刘延正带着三千人马守卫城西仅二十余里的白马津,黄河在兖州的几个渡口中,以此渡口离濮阳最近,如果这个渡口被敌人所夺,那么濮阳乃至于整个兖州中部,就全都暴露在袁军的铁蹄面前了。  这次袁绍似乎是已经准备好了进攻,所以一击则出全力,不仅白马受到颜良三万精兵的攻击,就连上游的延津,也正在遭到文丑同等数量军队的进攻,而那里的情况恐怕更加严重,只有于禁将军的二千步骑,更加让人胆寒的是这背后还有袁绍的三十万大军,袁绍与他的先锋距离不过五十里,也就是说,一旦两个渡口被攻克,袁绍可以迅速的渡过黄河,让自己的主力在黄河南岸的平原上展开,对陈留、许都构成威胁。  城中只有一千兵马,在袁绍的大军面前显然这些是差了太多,唯一的希望是主公能够尽快赶到救援,而程昱此刻除了尽力保守这些城池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想当初自己和荀彧就是在守卫这几个城池,一直坚持到了主公从徐州返回,并且从此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那么这些城池,还有自己,会不会再一次的见证主公战胜困难,获得最终的胜利呢?  同时进攻,让我军首尾不能相顾,主公会如何争取这场战役的胜利呢?  “程公!主公有信到!”“快拿来给我看!”程昱夺过信件,拆开一看,眉头不由得拧在了一起。  ……  袁绍自己当然意识到了这场战争的严重性,虽然他万分焦急的想要一鼓荡平曹操,夺取河南,成为天下第一大势力,但是他也不得不分析当前的局势。曹操占据了从泰山到天水这么广阔的地域,虽然有很多地方也并不是完全听从他而只是形式上的顺从,而且残破不堪,连年争战,但是这毕竟是唯一能与自己抗衡的势力。比曹操再弱一些的,就是青徐的王铎,这个低调的神棍,盘踞着两个富庶之州,战力不容小看,自己虽然比他们都要强大,但是强大的程度有限,所以跟曹操争夺,毕竟还是一场有着风险的战斗。想到这些,虽然他从内心里看不起曹操,但是他必须竭力的压制自己骄傲的情绪,不能对战争本身掉以轻心。  战争一开始,袁绍就有很多出乎意外,比如马腾和张绣的归降,对孙策的外交失败等等,这让他有一定的挫败感,因此也更加正视这场战争,重新评估敌我双方的实力。刘驰虽然是最有希望一同进攻曹操的,但是却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派遣使者做了些外交工作,几乎是完全的中立,不过对于在袁绍看来,刘驰没有参战影响不大,因为刘驰虽然兵精,却并不强大,而且近年来他所收容的流民,成为消耗他仓储物资的无底洞,挪用军粮去赈济,只能导致有兵而不能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刘驰就算想要出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袁绍也决定了,当他平定曹操,返回邺城的时候,就要三路并进,消灭刘驰!  而消灭曹操,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自己的军队总数要超过曹操一倍,而且后方稳定,如果再联合东面的王铎一同进兵,军队的数量就会达到曹操的三倍,也就更有把握了。但是联军合作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如果自己初战不利,连连败绩的话,王铎这个善于顺风使舵的人又将要如何变化还未可知,不管怎么样现在他已经展开了攻击的姿态,那么我袁绍有什么理由不倾全力出击呢?  因为这些,袁绍意气风发的率领着大军,从邺城出发,一路开到荡阴,前锋告捷的消息一个个传来,  “我军攻陷白马!士气大振。”  “我军攻陷延津,敌将于禁不战而逃!”  “东郡太守刘延闭门不出,我军正在修葺船只,搭建浮桥,准备让大军渡河。”  “太好了!”袁绍听说初战告捷,敌军望风而逃,闭门不出,这一仗的确是打出了军威,心中快意,传令道:“全军速进,明日渡过黄河!”  逢纪急忙劝道:“主公,曹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第一战可是关乎士气的重要一阵,就算知道难以取胜,也至少会拼搏一阵,怎么会被我如此轻易取胜?曹操一向诡计多端,还是请颜良、文丑二位将军仔细防备,不要中计!何况我军夺下两个渡口,在延津过河还是取道白马,只怕还是要传达下去,以免做无用之功。”  “唔,”袁绍抚摸胡须,微微有些沉吟,“我们还是在白马过河!”  旁边郭图说道:“延津俯瞰许县,路程最短,我军振奋威武,正可以一鼓破敌,灭曹操于反掌之间,何必绕道白马?”袁绍不禁颇为动摇。  “哈哈……”旁边响起了一连串大笑,袁绍转脸一看,却是田丰,不由得一怔。田丰笑得眼里出水,说道:“若是从延津渡河,岂不是大大的不划算!”  “何出此言?”袁绍问道,但是显然对田丰这种态度感到有些不满。郭图更是脸都绿了。  “以我们现在对曹操的优势,还不能一口吞掉他。主公若是一鼓攻灭曹操,除了能得到许都之外,其它的地方,恐怕都要被其它的诸侯占去了,主公这么辛苦,竟是为谁呢?何况我也敢说,曹操之所以不战而逃,是因为仓猝应战,没有必胜的把握,他当然知道第一阵对于士气的影响,所以如果打不赢,他宁可避战。用意就在于骄慢主公,如果我们真的因为胜利而得意忘形,那就恰好中了曹操的计谋,对于战争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先取兖州,步步为营,不要贪功冒险!”  袁绍心气渐渐平静,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传令全军速到黎阳,文丑守住延津,不得妄动,颜良准备船只,准备渡河!”  ※※※  曹操此时的心情可谓复杂。全力救援白马和延津看来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了,虽然天下所有的人都清楚袁绍将要和自己开战了,但是自己还是没有在前线做好足够的准备。一方面是因为刘驰转而主攻内政,放弃了对袁绍西北面的威胁,而另一方面袁绍的动作之快也是自己意料之外的。虽然说军队主要都集结在邺城,自己也不是不知道,但是凭借一向对于袁绍的印象和了解来看,这位好谋无断的公侯子弟,又以不知军事为荣,竟然在三天之内迅速的从邺城出发,一路攻占延津和白马,近四十万大军,就轻易的,全部的渡过了黄河,自己想要驰援都来不及,而曹操也清楚,现在冲上前去,以奔驰了二三百里的疲惫之师去抗击袁绍庞大的军队,只能自取其辱。正因为这样,才只能下达了退守的命令。  此时曹操率领了十万大军屯驻在陈留,他做为防守的一方,只能被动的后发制人,之前本以为凭着袁绍的好大喜功,一定会直扑许昌,那样就可以在濮阳一带先打一场遭遇战,然后退守许昌近郊,扼守住战略上的要地,然后进入对峙的阶段。毕竟袁绍的力量庞大,不可能速战速决,可是现在袁绍不仅十分虚心,还十分谨慎,动作凶猛但是却一点也看不出鲁莽的痕迹。从白马渡河,更让曹操有些弄不清楚袁绍的战略,因此他暂时驻守在陈留,以策应四方,不敢有过激的动作。  曹操屏退了所有的人,独自站在地图前面沉思。兖州斜铺在地图的中间,下面压住了豫州,他用红色标注了黄河以北袁绍的所有据点,并且把刚刚被占领的白马,延津地名用朱笔勾起。黄河懒散的横在北面,下面还有济水,陈留附近因为是传统的黄泛区,所以河道纵横,滩涂遍地。鸿沟和另外几条渠道把这一地形分割得支离破碎,而更为严重的是,陈留的背后就是许昌,这之间不过是二三百里的距离,袁绍的大军近在白马,自己应该退守什么地方?才能把袁绍的大军攻势有效的扼制住?  如果将邺城和许昌之间连缀起一条近似的直线,延津、官渡、浚仪、鄢陵这些地方都可以成为正面防线的所在之地。战略上要考虑的是物资的供应,人力的调配,如果太靠

第二十六章、两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