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七章、战略[1/2页]

武林大会 歆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袁绍虽然早就料到夺取东郡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没有想到曹操的军队再次轻易败下阵来。他志得意满的进入了濮阳城,却已经开始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战役开始不到十天,自己的军队已经渡过黄河,并且夺城破邑,初战告捷。曹操依然在陈留城中,毫无动静,如果说是被自己的威势吓住了,那显然是不可能,袁绍也了解他这位老朋友。那么这样看来,他之所以没有出兵,就是还要看自己下一步的动作。  摆在自己面前的两条路:一是经略兖州,避开与曹操的决战,而四下掠取城池,巩固住这个地盘,一步步瓦解曹操的势力。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现在直接杀上许都,并且在路上消灭掉曹操的主力。  此刻他又开始了犹豫,其实这种犹豫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两种方案都各有利弊,需要仔细权衡,如果论证不彻底,漏掉了某个重要的因素,就会使大局崩倒,再难挽回。田丰他们虽然竭力劝自己不要急于求战,但是现在曹操虚弱,如果不现在去攻取他,等他安顿好了兖州和豫州,以河北的力量,还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优势么?虽然这个优势,与自己理想的优势相比还不够,但是已经是难能取得的了!或许我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逼迫曹操和我决战,而且要在我选择的地点决战!  所有的谋士和武将也站立在帐中,袁绍虽然一身戎装,手里却拿着麈尾,即使是岁月迁延,风度也只是有增无减,指着地图对部下们说道:“如今我军初战告捷,曹孟德按兵陈留,诸位以为应当如何进兵?”  郭图首先出列,深施一礼,说道:“主公神武英明,曹军焉能抵抗?趁此良机,正该一直杀上许都,把天子和朝廷掌握在手中,曹操就成了丧家之犬,又如何能够再兴风浪?主公此时,正可立不世之功业。”  “真是一派谄佞之辞!”田丰冷冷哼了一声,上前说道:“我军虽然取胜,敌军却没有做认真的抵抗,这样的胜利,才更值得小心。现在主公应该守住东郡,分乡略众,吞并兖州,同时也避免和曹操的主力交战,这样才能逼曹操与我们决战!也更容易让曹操的实力削弱!”  “我军是曹军四倍,兵法云五则围之,何不径下陈留,包围曹操?”张郃一向沉默寡言,尤其是在袁绍的面前不爱说话,此刻也挺身献策,显然是这样的大战让他兴奋。  “青州那边动静怎么样了?”袁绍听众人七嘴八舌,沉默不语,忽然问了一句。众人都面面相觑,半晌郭图才答道:“王铎驻军徐州,军器粮秣,早已齐备,虽然旦暮可以起兵,但是始终没有动静。”  “哦,”袁绍沉吟道:“既然这样,”说着朝逢纪招了招手:“逢纪你去徐州一趟,催促王铎出兵,我们两军会合于睢阳!”  此言一出,众人都大惊失色,许攸劝谏道:“睢阳虽然是战略要地,宋国故都,但是在我军东南五百里之外,如何能够跨过许多地方去征讨?何况向东南用武,曹操坐镇陈留,我军岂不是南辕北辙?”  袁绍一听这话,不由得大怒,起身道:“子远安知我之计谋!”说罢便转脸唤张郃与淳于琼道:“汝二人各率一军,攻取定陶、冤句二县!打通向睢阳道路!”又令沮授:“沮公去取济阳,守住道路,防止曹操击我腰腹,其余诸君,与我共进商丘!”众人都默默无言,三人领命而出,袁绍便散帐。  田丰追上沮授问道:“舍近求远,主公之误也。沮公何不劝阻?”沮授叹道:“上次符皓说谋主献计,不必最好,只求最宜,如今主公能想到第三条路,怎么能不让我等深思呢?”田丰怅然站立,略一思索,便叹气道:“沮公已经不是当初的沮公了!”  “不能这样说!”沮授解释道:“主公一向好大喜功,这次能够刹住性子,耐心的和曹操周旋,可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虽然我军凭四十万之众,足以击败曹操,但是争取主动是必须的!符皓的计谋虽然万无一失,但是太缓,以主公的脾气,怎么可能接纳?现在主公想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和曹操决战,只不过是要调动曹操,掌握主动。兵法说攻敌之必救,这个商丘,已经足够是曹操所能承受的极限。如果王铎也出兵,攻取丰、沛,次进睢阳,我军夺濮阳,下定陶,进逼睢阳,整个兖州就被彻底割断,那么我们与王铎连兵共进,许都之东,再无险要,几条河流也轻易可以越过,曹操怎么能不转向东南,救援睢阳呢?这样我军就可以围点打援,在睢阳与曹军展开决战了!何况主公出身高门,喜好排场,如果能够联合王铎的二十万大军共进,在气势上更压倒曹操,兵势,也是兵家所重视的一环,而我们的主公,其实也算是善用这一点了!”  田丰点头道:“以河北的物力,消耗曹操,未尝不可,如果我们前面与曹操对峙,并且围攻睢阳,背后再分兵去略取兖州其他的地方,那对于曹操,可就是个更大的打击了!”说着又抚掌道:“陈留之地也不能轻忽!最好是调张杨来进逼中牟一带,牵制曹操,这样一来,河南的局势就大为不妙了!”沮授点头道:“正是如此,我还要去调遣兵马,就先告辞了!”  田丰想通了这样的好处,便转身又进帐来,进言道:“主公虽然移师东下,陈留附近不可不遣人佯攻,不如号召张杨从延津协同文丑将军一起进兵,逼犯中牟,从北面威胁许都,这样也更壮我军声势。”袁绍刚刚瞒住了军中所有人,自以为得计,不料田丰这么快就又来献计,对自己的战略有所补充,显然是已经看透了自己的计略,心中不由得有些不快,但是后来听说能更壮声势,又转为喜悦,便命田丰去邀请张杨南下,令文丑率军并进。  ※※※  消息越来越对曹操不利,袁绍的大军全面南下,在东西数百里的阵线上分路前进,济阴(定陶,今山东荷泽)、冤句相继失守,袁绍下一步的意向尚不明确,本来曹操以为袁绍会采取正面进攻的方式,不料他却偏偏要让自己的阵线和曹操的阵线稍微错开那么一点,如果说这个时候还不明确他的意图的话,那么王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丰国和沛国,又以大将方煦策反了泰山郡,高顺率领三万先锋,直扑砀山,两个大敌全都奔向郡国梁的治所、宋国的故都——睢阳而去,足以说明袁绍是准备要在这里逼自己展开决战了。这个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虽然并不富庶,但是对于曹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是东抗王铎的重要据点,而现在袁绍全力去攻打这个地方,无疑是要和王铎联兵共进。如果说袁绍性格中有弱点的话,曹操有把握来对付,而王铎性格中也有弱点的话,曹操也有把握对付,但是问题在于如果这两人合兵会师,袁绍素来骄慢,而王铎常故意示弱,对其中一人有效的策略,恰恰在另外一人身上起反作用,这就使得问题复杂得多。因此想要同时打败他们两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曹操不得不面临着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他此刻必须要奔赴商丘,去守卫住这个据点,如果必要的话,也在这里决战。  不过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就是被迫奔赴睢阳迎战,也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因为张杨和文丑的军队五万,正在向陈留开来,这已经有了曹操军队半数的规模,沮授又在离陈留不远的济阳处形成犄角之势,显然袁绍是真的想要夺下睢阳,也想让曹操赶到睢阳去与他决战,只不过还做了一些小小的障碍,如果曹操不能冲破这些障碍,那么立刻就可以灭亡出局。如

第二十七章、战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