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北中国的麻将桌——大战前的背景分析[1/2页]

武林大会 歆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本书的时间轴上,公元198年对于北方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是一个时间上的漩涡,几乎北中国的各种集团,包括政治方面的、军事方面的甚至商业、农业组织方面的集团和利益单位,全都卷入了这个大的漩涡,而且这场冲突,或者更应该说是一场融合,远不止发生在这一年份,只能说是从这一年开始,他们继续延伸了十六年甚至更长。  我无意写那么许久的故事,人的生命周期和我自己的耐性不允许如此。因为和我们熟知的历史有所出入,而在文中表述过多的事情只能是占据篇幅而起到让文字本身更加松散的作用,所以我选择在这篇文字里叙述一下,叙述我在正文本身不能充分表达的东西。  如文现在,中国北方(确切的说是潼关以东)的广袤地域上主要有四个大的势力,他们的主体分别分布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个省份,在传统意义上来说的北方也包括淮河以北,那么淮河以北的江苏地区从属山东,安徽从属河南,这样的分布使得中国北部的各个势力更加平均,虽然即使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也未必是完全的平均,而在公元二世纪末的东汉,区域间的不平衡或许也很严重,起码在恢复中度过长达十年的农村比那些始终处于战乱的地方要有实力得多,在这一点上看来,河北、山东东部以及山西的中部都比河南(中原,也包括安徽中北部)在经济上要更占优势一些。但是因为原有经济规模(或称为基数)的因素,河北省的中部和南部,在这一地区中是占优的,而另外三个地区几乎处在同一水平,甚至山西中部和西南部还要落后一些。这也是使得刘驰虽然看似与其他三人分庭抗礼,却始终无法走出自己并州领地的门槛的原因。  在这场战役中,与正史,或者演义都有所不同的是袁绍不再拥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虽然他的优势依然是不可小视的,但是力量对比已经没有那么悬殊。我深信这一点不同,一定会使得小说中的人物与我们以前所认识的不同,因为处在不同的环境下,不知道根据环境来调整处世办法的人,应该没有资格出现在各种历史书上,虽然袁绍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如此的骄傲和跋扈,但也不是始终这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条件不同,他也会像变色龙一样,改变自己的肤色,以便更好的生存下去。这也是我的小说中很多人物的能力都被强化的缘故,我们应该相信古人,相信他们的世界也是复杂的,而他们是比我们更善于适应那个世界的。这些是不得不说的题外话,当然我们更该关注这些,这样是让故事更加戏剧化的必然需要。  回过头来继续说这场战争本身,在这之前还需要简略的提到确实发生在公元200年的那一场战争,只有说到了那里面的必然和偶然,才能清楚在如今的情况下决策主体们会作怎样的调整,因此会有什么不同。不过这种考察主要是从战略层面上来做的。  那里的袁绍拥有上述地区的三个,如果按照汉朝的管理模式,以州为计算单位,那么在地区中的八个州(冀、幽、并、司、青、徐、兖、豫),袁绍占据了其中的四个,曹操占据了另外四个,不过占据是残破的四个,在总体形势上形成了地区内的南北对峙。我们可以试想此时的袁绍,排除了田丰等人骚扰曹操的建议,选择一举歼灭曹操,那么他有理由从自己的根据地出发,选择一条最为直接,也最为便捷的直线,直逼曹操的大本营——许昌。  不过事实没有这么简单,在战略上袁绍是主动的,他也没有那么单纯的把所有的宝都压在这一条线路上,他还采取了许多其他的做法,起码是从各个角度去攻击曹操,甚至也从未放弃过全面包围或是半包围。但是过程是彼此交织的,各种做法是交替进行的,其结果也互相影响,比如张绣的投降和刘表的安居,孙策的死亡和刘备的兵败,各种事情交织在一起,并且也影响着决策。结果是曹操最终冲破了笼罩在自己头上的大网,并且成功的逼迫袁绍到官渡一带与自己决战,或许对于曹操来说,在官渡是最好的地点,对于袁绍来说,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想像那南北纵贯的太行山,它的隆起一直延伸到接近淮河的地方,黄河这一系列的山中穿过,在洛阳盆地的开口冲过,一个冲积扇平原就此形成,而这一条大河时常会肆虐,他的河道在北起天津,南到淮口的扇形中摇摆,在洪水泛滥之后,下游的低洼地带会形成淤积沼泽和湖泊,在从山峦中流淌出来一直到形成许多湖泊之前,地势是平坦的,但是通道也是狭窄的。更重要的是这个通道的北面是通向邺城的,而南面则是许昌。  或许袁绍自己也明白自己的军队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始终不如河对岸的军队精锐,因此才会集中了大量的兵力选择直接面对,以数量和经济优势拖垮对手。曹操的主要经济产区是在许昌附近,也是他名副其实的经济心脏,更重要的是袁绍的傲慢和想要消灭曹操的急切,才是导致他集中全部兵力沿着这条路南下的原因。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历史书上找到一些这样的信息的蛛丝马迹,即曹操和袁绍在战争中的实力对比,原本也不太过悬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更加理所应当的就该在这里决战了。  现在的情况变得有些不同,原本南北对峙的围棋变成了四家麻将,每个人都有上家和下家,每个人也要面对多元的博弈,这使得局面更加束缚手脚。对于袁氏来说,如果这里的青州有他的长子袁谭,并州是他外甥高干的领地,那么他大可不必如此。但是此时,袁绍在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动员之后,发现自己的同盟只有左邻,右舍是靠近曹操那个阵营的,他当然可以继续按照那种我们熟悉的路线进军,可是这个战场偏离曹操最东面的国界足足有七百里,而袁绍的力量就是能够使得曹操不得不以自己一部分力量(更严肃的说应该是大部分力量)在正面迎战袁绍,而其他的部分也必须时刻准备着替补。可以造成一个标准的鹬蚌相争的局面,最喜欢看到这个情况发生的,无疑是靠着大海的国度。袁绍纵然是深恨曹操,也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他选择一个更加靠近他盟友的战场,或者说在徐州、邺城和许昌之间找一个重心,也成为合理的事情了。  华北平原是一块平坦得给人留下极深印象的土

北中国的麻将桌——大战前的背景分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