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十五、找到关键点(上)[1/2页]

别叫我阎王 太平无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衍离开绿玉广场时,没发现正站在不远处的李渡山,他是一直跟着高衍跑过来的,离开的时候还听见了高衍的几句自言自语。
      他神情有点复杂,回头瞧了一眼正离去的警车,喃喃道:“凶手存在目的性?”
      向来面无表情的李渡山,此刻瞳孔里竟然有种类似于害怕的情绪在蔓延。
      假如,假如死者都具有相同点呢?
      他回想起了儿时的一幕,接着又回忆起了那天晚上见到的……
      陈宁死的那天晚上,他是目击者。
      他根本没有见到凶手!
      ……
      南诏市刑侦大队,专案组会议室。
      十余个人围绕长桌坐着,桌上摆满了一堆文件,全都闷不做声。
      会议室大门被推开,陈启山一脸疲惫地走了进来,他刚和上层领导进行了报告,这件案子将会被上报到省级以上。
      看见陈启山进来,专案组成员全都站了起来。
      “坐吧。”陈启山走到会议桌前,打开了投影仪,“你们应该都看过了。”
      投影的画面,正是绿玉广场的监控视频。
      毕竟是夜里,画面有些昏暗,但依稀还是能瞧见,一个穿着运动服的男生从远处慢慢走来,像是刚结束了夜跑。
      他走到了广场的中央,然后站住了。
      突然间,有一股液体从他脖子位置瞬间喷溅了出来,足有一两米远,整个人跟着倒了下去,隐隐抽搐了两下。
      整个广场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
      “死者马东,二十二岁,大四学生,本地人。”
      陈启山眯起了眼睛,转动着手里的笔,继续说道:“四起案件,其中有两起被监控完全记录,如果对于第一起案件的监控还存疑,那么现在这第四起案件的监控,代表着什么?”
      有人迟疑道:“自,自杀?”
      “自杀?”陈启山冷笑了一声,“据了解,被害人当晚九点整外出夜跑,还曾给家里打过电话,询问其父母是否要吃点东西,他正好带回去,你觉得他打完这个电话就突然想不开了?”
      “当初巴渝发生第一起案件时,就有人因监控录像提出过自杀推论,时至今日,整整四起案件,你们还认为存在自杀可能性?”
      “是他们信了邪教,还是加入了恐怖组织,才会以如此诡异的方式自杀?”
      旁边一个人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最大的疑点,四起案件的死者都是颈动脉被割断,鲜血几乎是飞溅出来,没有被监控记录的两起案件我们暂且不提,就说被监控记录的这两起案件,整个画面都只有被害人,他们前一秒还活着,下一秒就颈动脉大出血死亡,但我们在场找不到任何凶器……”
      关于这一点,没人能解释,甚至在监控画面中,都没有死者割伤自己脖子的画面,突然间血就喷了出来,所以当时第一起案件的监控画面还被质疑进行了剪辑。
      “关于死者脸上的笑容……”陈启山问道,“你们怎么看?”
      一名专家发言道:“关于这一点,我们有种怀疑,被害人可能在死前不久被凶手注入或被迫服食了致幻药物,死前存在神志不清,飘飘欲仙的幻觉,也是因此,凶手才能在不在场的情况下,诱导被害人身亡。”
      “有这种可能。”陈启山点头,“但前三起案件的尸检报告中都没有找到任何致幻药物成分,马东的尸检报告还没出来,暂且存疑。”
      “凶手杀人手法不似精神方面弑杀犯的特征,这样的死法不会让此类行凶者感到满足。”他站起身子,继续说道:“并且凶手在警方严密布控下,依旧选择杀人,已经足以说明问题,要么是在挑衅警方,要么就是有他不得不杀人的理由,存在目标。”
      专家分析道:“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我趋向于巴渝方面一开始的判断是错的,行凶者并不属于挑衅警方的反社会自负型人格,他杀人不是为了满足自身,而是抱有目的性,进行有计划的选择性行凶。”
      也就是说,凶手杀人是为了某个目的,有利益相关。
      “四名死者的‘共通性找到了吗?”陈启山转头朝那名专家问道。
      “没有,他们之间几乎没有能构成‘族群特征的相同点。”那名专家带着点迟疑,“不过,倒是有一点,我存在疑虑,但并不确定。”
      “什么?”
      “目前滇南的两名死者,出自同一个高中,还有就是,他们曾经住过同一个小区。”
      ……
      高衍回到家时,他妈已经正要打电话给他,见到他进门,冲过来一把就将儿子抱住了,高衍老爸站在后面,本来带着些担忧的神色也变轻松了下来。
      “什么个情况?”高衍一脸茫然。
      高衍老妈怒气冲冲道:“早上公交车出了事,就让我们担心个半死,晚上又听说死了人,打给你电话也没接,这么晚回来,你想吓死你妈?”
      “啊?”高衍掏出手机,才发现十分钟前有个未接来电,自己的手机开着静音,一路在想案件的事,的确没有注意到。
      “明天你必须十点四十以前到家,不然你就等着挨收拾,下个月零花钱别想了

十五、找到关键点(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