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芳殿内,多日未见的母子二人似乎相谈甚欢。众人皆知独孤后最偏疼两子,一是太子杨广,二便是汉王杨谅。这其中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独孤后与父亲独孤信感情深厚,奈何独孤信早早便撒手人寰,对于她而言,父亲的音容模糊而渺茫。五子之中,杨谅深肖其外祖父,深褐色的眸子,举手投足之间的风流韵致,因此独孤后尤为钟爱。甚至是上回与杨广起争执怒言废储,她首先想到的也是汉王杨谅,而不是依长幼顺序应轮到的秦王杨俊和蜀王杨秀。
“并州大小事宜谅儿处理得可还顺心?突厥有何异动?”独孤后知汉王坐镇并州十余年,并州比邻突厥,又是军事重镇,因此文帝特准杨谅招兵买马、缮治器械以防突厥。杨谅兵权在握,又闻杨广诈谋夺得太子之位,便以“心念二圣”为由来京。表面上他孝心可嘉,又与杨勇兄友弟恭、棠棣情深,但实际上杨谅早有谋逆之心。二圣年事已高,待杨广登基自己便以武力夺位,一来可谓杨勇洗刷冤屈,二来花花江山尽归于他,真可谓一石二鸟。
“并州在儿臣治理下百姓生活安逸、丰衣足食,突厥几次南下皆被儿臣击退,母后大可放心。”杨谅恭谨颔首,微笑看着独孤后道。
独孤后凤颜大悦,宽慰一笑,道:“谅儿果真是个人才,并州事务固然重要,私事亦不可忽略。今年你已二十有六,是时候该续一贤妻为我大隋杨家开枝散叶。”
杨谅本就准备向如独孤后提及此事,见她率先一步开口,杨谅心下大喜,道:“儿臣也正有此意。”
“谅儿一表人才,一定要找位品貌家世皆是上流的女子,方才可与你匹配。”独孤后略一沉思,又道:“唐公李渊坐镇太原,且是你表兄,我听闻他有一未出阁的女儿年方二八、容颜俏丽。并州与太原相距不远,不知你们平日可有来往?”
杨谅倒也听过李渊这个女儿,相貌身段自是不必多说,只是她从小酷爱舞刀弄枪,毫无半分恬静。杨谅虽为她芳颜所倾,却也不愿自己的王妃有巾帼之风、一身侠骨,那种女人若想钳制确实太过麻烦。再说,李渊本是平陈功勋、朝中重臣,正因为一首广为流传的童谣“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而遭文帝猜忌,为求自保才不得不辞别朝堂,在这偏远之地任一微不足道的留守一职。既已被贬谪至此,自己又怎会去招惹父皇的眼中钉?
不过,纵然文帝对李渊极不信重,独孤后与李渊之母可是嫡亲姐妹,那日文帝准奏李渊自请隐退太原,她已对此颇有微词,但李渊心意已决,她见侄儿有苦难言,便也只好放弃规劝。今次对杨谅言及此事,也是希望能借两家喜结姻亲来消除文帝的猜疑和提防。
“李家小姐确有沉鱼落雁之容,但儿臣此番进京,偶遇一玲珑女子,儿臣心系于她,恕儿臣不能娶李家小姐。”杨谅躬身作推辞之状。
独孤后闻之倒也不怒,只和颜问道:“既然谅儿专情,母后亦不会逼迫你妥协。不知谅儿看上的是哪家小姐?”
“回母后,是许国公孙女,丞相宇文化及之女,宇文祛之。”
&nbs
汉王谅请旨赐婚 独孤后追忆伤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