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记昔年求道时,无边落木纷飞叶;今朝功成道基定,春花晓月柳拂金。孙权静立在庭院中,感受着盎然的春意,蝶舞纷纷,蜂忙闹闹,翠秀遍地,一时感慨万千。这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中,没有惊涛骇浪,也没有轰轰烈烈,一切都在平静中度过,只是人又长了一岁。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年里,孙权埋头治学,没有急匆匆的扯起截教的大旗,只是有限的在几个识字且又忠心不二的家生子中传播教义,权作正式传教前的预演,实习的成分居多。教义也没有新鲜之处,只是将《太平清领书》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实用为指导思想,在师父于吉的指导下,去芜存菁,踢出那些明显无用或是错漏的糟粕,加入一些来自后世的见解和实用的生活技术,将其从一片杂糅中进行了一番整理,加以改造,符合世间真理。也幸得于吉百年见识不凡,又博闻强识,孙权又是天生的神人,生而元神强大,这才在一年之内草草而成。如此,也是有些粗糙,二人别无他法,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终将整理后的《太平清领书》分为《神仙卷》、《道术卷》、《方术卷》、《阴符卷》和《理论卷》、《治世卷》、《养生卷》、《卫生卷》,一共八卷。《神仙卷》与《理论卷》为基础,《道术卷》、《方术卷》非修道之才不授,《治世卷》为道家王佐之术,《阴符卷》为黄帝以来历代英才如姜公周尚、黄石公、张良等道家历代先贤对奇门遁甲、练兵布阵、统兵打仗的总结,非聪察勇毅者不能用之。其余两卷都各有其妙,虽为小道,百姓用之,可保平安,可得康健。
孙权于家中传道,先授《神仙卷》,让徒众识黄老神仙思想体系,信天神信仰。再授以《卫生卷》去病远灾,健康长寿。杂以《理论卷》,知天道循环,世间善恶,扶危周急,损有余以补不足之理。又以《养生卷》辅之,修身养性,增益自身。设考以察贤愚,贤者可授《治世卷》,将帅之才可授《阴符卷》,简以提拔,为教储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中设想,都是一一实践。看似波澜不惊,实是潜龙在渊,积蓄知识才干。在这边学边教边练的过程中,凭借自身聪慧,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他就已经将原一百七十卷共三十多万字,今分为八卷的《太平清领书》扎扎实实的掌握住了。不仅修道有成,而且治世之术亦是超拔绝伦,其余各卷更是无所不通,端的了得。
如今,于修道上已经是元神初成,称得上是货真价实的神仙了,虽然这个神仙拉出去铁定是垫底的,连凡人稚子都不如,但不管怎么算也是属于神仙范畴内了,有多少人苦求而不得。在政治上更是胸藏韬略,指点江上,虽不能争衡沙场,但称国之良相亦是不过。
一阵清风拂过,带起衣角飘飞,仿佛凭虚御风,欲遗世而独立。孙权微闭双眼,静静的用心去聆听,花草树木都仿佛在喃喃自语,向他倾诉一些不为外人道哉的情丝,世界在这一刻是这么幸福和谐。让他有一股丢下一切的冲动,誓要融入其中,物我两忘。
“咳咳咳…”一阵咳嗽声将孙权的思绪来了回来,他循声看去,见是师父于吉。
于吉此刻眉头有些微皱,心中有些发苦,拉着个脸,好似谁欠了他万斤一般,比苦瓜还苦。心说:当初我一心想要让他专心修道,如今没料到他修道速度太快,远超自己想象。生怕他根基不稳,一时间掌控不住,化虹而去,枉费了这
第六章 秋去春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