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本想在内应的接应下,偷袭舒县。未料偷袭不成,反中了周瑜之计。四下顿时伏兵四起,箭如雨下。
袁术军猝不及防,四周空旷,又无盾牌遮挡,只能惨死在利箭之下。
越是靠前,死得越快,死亡的恐惧下,他们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不由自主的向后挤,想要躲避死神的来袭。四周漆黑一片,不知隐藏了多少敌人,仿佛是饕餮一般,吞噬着人命。他们就像是挨宰的畜生,被一波又一波,仿佛无穷无尽的利箭,收割着性命。不由的慌乱了心神,阵脚大乱,心胆俱丧之下,相互簇拥着向后撤,逃命还来不及,哪还敢迎着利箭向前。
周瑜伏兵趁势追杀,喊杀震天,让袁术军连一口气都无法喘息,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
袁术若不是亲卫们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怕也是要就此折在舒县城内。虽是最终逃出升天,可亲卫们也是十步存一,让袁术大为肉疼,这些可都是他千挑万选,花费巨大代价培养出来的。
周瑜领兵一直杀到天明,追出了三十余里,累得不行了,方才歇住,命人清点战果。
而袁术则是领着不到三千残兵仓皇而逃,本想逃到下一个县城歇脚,却不料被守将骗到城下,顿时箭如下,袁术兵丁又是折损了不少。城头那杆书着‘袁字的大旗被扔到城下,一杆书着‘周字的大旗立时被竖了起来。袁术气的大骂,道:“尔等鼠辈,我救尔等于水火之中,尔等不思感恩,反恩将仇报,是何道理耶!”
那守将道:“我等在袁公治下,本就在水火之中,餐无余粮,家无余财,温饱尚愁,何需相救!”
袁术涨红面皮,无言以对,只好领兵灰溜溜的撤去。沿途庐江各县,均是闭门不纳。袁术无法,只能退回九江境内,一路收拢残兵败将,也只有五六千人。
原来周瑜下庐江,考虑到江东文武多有是本地势族豪门,自己也算是庐江势族,于是就承诺可以举荐他们为官。庐江势族豪门本就苦于袁术穷兵黩武,又奢华无度,思虑若庐江纳入江东,反倒能得利不少,遂从之,愿为孙策效力。而后,袁术再次来袭,周瑜自虑袁术兵多,自己分兵而守反是不利。于是收缩兵力,告诫庐江各县势族只要不与江东为敌,可献城投降,待他击败袁术后再次归附。
庐江各县势族从周瑜之言,袁术势大来袭,就献城投降袁术。袁术见了,以为势族之心都归向自己,深信周瑜必败无疑,日渐自骄。
周瑜见袁术对势族献城已深信不疑,于是也派城中势族出城佯装献城,却暗中设好圈套埋伏袁术军,袁术不察,落入圈套,大败而回。
清点缴获,收拢袁术溃散军士后,周瑜又重新收复庐江各县。趁着袁术九江主力已丧,江夏八万兵马又被吴景困住,中途隔着庐江,无法支援。于是趁胜追击,攻入九江郡内,将袁术合围在寿春城内。
寿春城内,袁术将九江郡各县的兵马聚拢起来,也不过得了两万多人马,虽然和城外周瑜率领的人马相差不大。可是连遭败绩,士气低落,
第四十一章 袁术败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