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江东孙权,自打和刘备换回广陵后,就自觉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要说这东风为何?说来也很简单,钱粮。可恰恰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字,把孙权给难住了。
没办法,孙权只好内事不决问张昭。张昭被孙权召过来后,问他是何事,孙权遂以所求之事告之。
张昭闻言,就劝孙权道:“虽然国库无钱粮,内府亦无钱粮,但江东数年仁政,百姓粮仓充盈,陈粮压在最底层,都已经快要霉变了,也是无人问津。吴侯何不让百姓先将明年应该缴纳的实物税,先行上缴了。”
孙权意动,几乎就要当即采纳,可左右权衡了一番,最后却是无奈道:“朝令夕改,民不信焉。民若不信,则政令不行,此乃为政者之大忌,故此法寡人不取也!”
但孙权还是从张昭的建议中找到了灵感,和张昭商议道:“子布,你看寡人以内府明年的收入作抵押,以一成利向民间借贷,可行否?”
张昭一听,点了点头,认同道:“若以令兄之遗泽,吴侯您的信用,又是稳赚不赔,士族富户们还是愿意向您借贷的。只是,内府一年的收入,恐怕不抵这次战争的花费呀!”
孙权无奈,舍不孩子套不找狼,咬咬牙,一狠心,肉痛地道:“那寡人以三年收入为抵押,子布你看如何?”
张昭闻言,却是抚掌而笑,赞道:“大善之至,舍利就义,可谓得道者矣!”
孙权又是感动,又是无奈。
既为张昭在为政中的不时的提点而感动,也为他到了关键时刻也不忘春秋之本而无奈。
这是一个开明又固执的长者,淡看功名利禄,唯执忠义春秋。
于是,孙权靠着张昭的威望,召来主薄张纮,司直桓阶,并其佐贰,及六曹长官,将他和张昭的计议交给他们讨论。
众人商议了一阵,皆曰:可。
于是,孙权就将抵押的任务,按职务高低,分摊给他们,立下军令状,约期完成,成者有赏,迟者有罚。
不料,未出三日,众官员皆回来复命,道是任务已经提前完成。
孙权奇之,问是何故。
张纮答道:“江东推行农耕新政,得以年年丰收,陈粮积压甚多,士族富户苦之,却又无处可去,等到秋收时节,粮价怕是又要大跌。如今,听说主公您要以内府收入为抵押,给予一成利息,用市价收购,都纷纷自掏运费送上门来。以至于我等还未上门劝说,主公您需要的粮食都被他们给包圆了,导致如今尚有不少人堵着官府的大门,问我们何时再次收购。”
孙权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情况,想到此次征讨益州,中途光是粮食运输就要消耗四分之三,又想到日后还要从中原招收移民,于是就对张纮道:“还请公帮寡人问问这些未曾离去的人,若是寡人以四年、五年后的内府收入为抵押,只是每年支付利息,不知他们可否愿意。”
张纮笑道:“主公仁义,按照目前粮价不断下跌趋势,他们肯定是千肯万肯的。”
果不出张纮所料,孙权一直将内府收入抵押到十年之后,方才将贩运来的粮食全部收购完毕。为此还利用水路优势,以江东长江水运新利器车船作为运输工具,借助风力和人
第九十八章 善战无名[1/2页]